欢迎来到山村网

2017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个人心得体会

2019-02-01 19:09:33浏览:93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大家从心灵深处接受一次严肃的党风党纪警示教育。以下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让大家从心灵深处接受一次严肃的党风党纪警示教育。以下是关于2017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个人心得体会

2017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个人心得体会【1】

近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陆续播出。作为上一次《永远在路上》的“姊妹篇”,这次的纪录片重点聚焦纪检监察系统自身的反腐倡廉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果。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特别是像魏健、朱明国等一批高级纪检监察干部受到查处而身陷囹圄,是纪检监察机关“清理门户”重要实践,表明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从事哪项工作,只要你跃过党纪国法的红线,就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一点永远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自警、自省,引以为戒。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纪委要解决好“灯下黑”问题,王岐山多次强调,严管就是厚爱。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则是抓对了“牛鼻子”,加强纪检监察系统的自身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坚决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基层铁匠铁锤更要硬。作为新时期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大胆的开拓精神,以创新思路寻求治本办法,要用铁的纪律,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这一保卫战。在基层复杂的情形下,更要注重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工作中不满足于现状,不拘泥于已取得的成效,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使腐败分子无藏身之地, 逐步解决腐败问题。

2017观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个人心得体会【2】

观看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后,我深受教育,深感震撼、深受启发。该片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防灯下黑”、“以担当诠释忠诚”三个方面,集中展示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严查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腐败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壮士断腕、强力推进反腐的信心和决心,也体现了党和人民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待,这是中央纪委也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片中严肃查处魏建、曹立新、袁卫华等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说明,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纪委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同样要自珍、自爱、自重、自省,同样需要加强监督。

当前,反腐败进入攻坚期,越是面对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新挑战,纪检监察机关越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强自身建设、坚决清理门户,强化自身监督,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汇报三点体会。

在“学”上用真功,吃透中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不想”的思想根基。从事纪检干部监督工作一年来,我对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颇有感触:一是中央对纪委自身监督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专题片中,习总书记指出“你们是查人家的,谁查你们呢?这个问题也要探索解决。”关于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问题,习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要解决好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三次全会上强调要严防“灯下黑”;五次全会上要求清理好门户,可以说党中央对纪检监察系统自身建设的重视前所未有。二是纪委内部对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央、省、市纪委专门就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在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内设机构主抓干部监督工作,王岐山书记出席讲话、动员部署,这种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让我感到加强纪检监察部门自身监督工作的紧迫性,作为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我更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三是对自身监督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机关谈话函询218人,组织调整21人,立案查处17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谈话函询5000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处分7500人。这一组组数据令我感到震惊、震撼,这么大的力度,体现了中央和中央纪委对严肃查处“灯下黑”问题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作为市纪委具体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我来说,当前抓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既要从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上去着眼思考,更要从建立和完善廉洁风险防范机制这个角度来着手谋划。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要深入认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王岐山书记讲话精神,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从专题片中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挺直监督执纪问责的精神脊梁。

在“管”上下苦功,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内控机制,扎牢“不能”的制度笼子。袁卫华、刘忠故意泄露案情,将工作秘密拿来做交易;沈佳主动收受被调查对象贿赂,避重就轻,该查的不查,甚至帮助串供、提供假证据等。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少数纪检监察干部的“三观”发生了偏差,但也反映出纪检监察系统内部权力运行不够规范、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在这方面,中央纪委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梳理现行制度、总结实践经验、找准关键点和风险点,本着盯住人看住事的原则,抓紧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改革问题线索管理权由案件监督管理室统一掌握;成立专门的执纪监督部门专门负责日常执纪监督职能;建立干部与联系地区工作对象联系沟通制度;规范涉案款物管理;发挥案件审理部门制衡把关作用,推动形成各环节各司其职,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我们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也要按照中纪委部署要求紧跟赶趟,结合实际加强内部管理,健全体制机制,把监督执纪问责相关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在“查”上做实功,坚持抓早抓小,坚决清理门户,守牢“不敢”的纪律底线。加强自身监督,查处一定要严。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拓宽问题发现渠道,完善问题处置机制,坚守底线,少出问题、不出问题。一是做到压力传导常态化。干部出问题,组织有责任。干部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纪委班子成员、内设机构负责人,派驻纪检组负责人的共同责任。要通过基层调研、日常督导、集中检查等方式强化压力传导,把加强自身建设的主体责任传导下去,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二是做到监督检查常态化。我们干部监督室将进一步加大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常态化监督检查力度。盯住监督对象,盯紧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交叉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自身监督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我们身在反腐败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三是做到谈话提醒常态化。这一点更利于保护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发现情绪不对、有了信访举报或存在苗头倾向,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应该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及时交心谈心,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节变成失节,确保我们的干部始终在正确的航向和轨道上健康成长、干净干事、事业有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学校安全工作学习心得体会

上一篇:

2011教师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