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1)论文

2019-02-02 18:39:21浏览:51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摘 要] 自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以来,全国掀起了乡村旅游热,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几年,

[摘 要] 自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以来,全国掀起了乡村旅游热,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几年,随着辽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一些影响其发展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针对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 对策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景观、乡村生态环境、乡村生产活动和乡村习俗风情为主要旅游内容的旅游项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由于具有较强的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服务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城市居民喜欢的热点旅游项目。辽宁省作为工业大省,城市化水平高,拥有旺盛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搞好乡村旅游开发不仅利于繁荣辽宁乡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改造老工业基地、树立辽宁旅游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概述 1.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推出了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 近年来,辽宁依靠其农业资源丰富,农村景观类型多样,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等,开发出一系列颇受欢迎的乡村旅游产品。辽宁的乡村旅游注重树立品牌,几年的时间就形成了一批有一定特色的新型的旅游项目。比如,辽宁省的沈阳农业博览园、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大连石河现代农业园区、大连弘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溪市虹鳟鱼良种场、本溪市绿色生态园、北宁闾山农业旅游区、风城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盘锦鑫安源绿色生态园等九个农业旅游项目,均获批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2.初步探索出符合辽宁实际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现在,辽宁乡村旅游已经初具规模,并主要呈现出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农家乐”旅游模式,农户利用自家的房院、自家种的菜、自家饲养的家禽等开发的集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旅游,如在沈阳市新城子区马刚乡的“农家乐”旅游就有113户;二是农园观光采摘模式,利用农村的果园、菜园、花圃等发展及观光采摘等于一体,如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就是利用村里的万亩果园,春季赏花观光,秋季采摘瓜果;三是农业科技旅游模式,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养殖场等开发的旅游,如沈阳新民市的中小学生实践基地。 3.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的乡村旅游地除在吃、住方面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较完善以外,其它方面服务设施落后,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乡村旅游产品缺乏科学规划,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宣传营销观念,宣传促销手段单一,对新的营销手段认识不够。这些都影响了辽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1.优势分析 (1)资源分析 辽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辽宁以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以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为主,农村地理环境多样化,包括沿海,内陆,平原,山地丘陵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地理风貌,而且农林牧副渔品种齐全,农作物种类繁多,并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特产。例如大连的苹果、黄桃、海参、鲍鱼,辽西的李子、大枣、白梨,丹东的板栗,铁岭的榛子等等,物产十分丰富。二是人文资源优势。辽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典型的多元文化,少数民族达40多个,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民风民俗和地方文化大都保留在乡村。如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和生活方式、婚俗习惯、传统节日活动,高跷、二人转、秧歌、剪纸等民间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等。这些形成了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 (2)区位分析 辽宁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东南与朝鲜半岛一江之隔,距日本也较近,对外交往十分便利,水陆交通发达,是东北三省的海上出口,拥有全国最稠密的铁路和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以及四通八达的密集的公路网络,14个市之间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村村都通柏油路,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目前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大多数位于中心城市1小时~2小时车程内,比较适合省内游、城郊游等短途旅游。而且,随着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的高级阶段发展,辽宁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不仅吸引国内游客,而且对海外游客也有较强的吸引力。 (3)政策分析 国家制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把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东北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成为中国经济第四个增长极。这也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因而有助于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2.机遇分析 (1)政府支持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大力倡导“中国乡村游”,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的旅游主题。在各级政府、旅游部门的主导下,中国的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对于发展辽宁的乡村旅游,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2)需求增加 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持续高涨,休闲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国家公共假日的调整,也使省内游、城郊游等短途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体验乡野的农家生活,越来越被众多市民所接受。 3.战略对策 关于乡村旅游的种种问题和不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解决对策,各地都是根据自己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本地区的调整。笔者认为各地区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区域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分步实施,防止“四面开花”,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解决: (1)提高认识,根除“病源” 政府决策者、旅游企业管理者及从业人员和农村村民均要提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首先,正确理解发展乡村旅游现实意义和功能优势,认清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其次,充分认识农业不仅是农村的主导产业,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协调好旅游业与农业的关系,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再次,对乡村旅游开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要将辽宁乡村旅游办得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的愉快、走的高兴,必须在政府部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加大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资积极性,重点进行旅游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厨房、厕所的改造,使更多的旅游者到乡下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3)挖掘文化内涵,开发产品特色 特色是旅游产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所在,也是旅游开发的灵魂。辽宁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规模宏大,而且种类多样、特色鲜明。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必须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一是要突出辽宁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辽宁乡村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充分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等,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挖掘农村特有的民风民俗,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4)采取多种促销方式,大力提高知名度 旅游产品的营销对旅游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旅游者无法事先看到旅游产品本身,经营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有关旅游产品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活动。辽宁的乡村旅游应该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可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增加乡村旅游专题和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可以首先与旅行社合作,通过定价优惠,结盟合作,互惠互利等方法联合促销,借助中间商力量,使营销活动辐射范围更广,获取充足客源。 三、结论 乡村旅游是一项新的产业,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只要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进行理智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辽宁的乡村旅游一定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李晓红:乡村旅游问题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 2007(1) 黄元春:浅谈我国乡村旅游.区域经济,2007(2) 范秋梅:辽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地方经济 盖宏君:辽宁大梨树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中国区域旅游文化节的经济效应探析

上一篇:

试论国际商务合同翻译原则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