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股指期货对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

2019-02-02 19:21:22浏览:83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2010年4月16日,中金所第一批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

2010年4月16日,中金所第一批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股指期货对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敬请关注!!

股指期货对资产管理的影响分析

关于基金业规模经济的问题,有研究发现,虽然基金平均成本随基金资产规模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但当资产规模超过一定阀值后,下降的趋势就不再明显,根据美国基金市场的实证结果,单只基金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后,平均运营费用开始不再下降。其实对于基金业而言,考虑到多种绩效因素,基金规模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要更为复杂,并不是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所能简单概括的。

规模经济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传统经济学认为,当企业产量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提高的比例超过了各生产要素投入提高的比例时,就存在规模经济,关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只是笼统的解释为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杨小凯运用角点解的超边际分析法,解决了长期困扰经济学理论界的“将分工思想予以数学表达”这一难题,并开创和发展了新兴古典分工理论。根据他的理论,规模经济是当年马歇尔试图运用数学化模型解释古典经济学中关于专业化分工好处的理论时,受制于当时数学方法的落后而放弃,但为了便于阐述而引入的概念,但是这一概念掩盖了规模扩大背后的由于专业分工加强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的实质。

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对基金产业进行分析,基金业的最终产品是面向投资者提供的专业化理财服务,其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产品开发、投资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主要环节,而每个环节内部存在多个迂回生产环节,基金业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在上述三个环节内部细分的迂回生产环节不断增加,既有横向扩展,也有纵向深化,推动基金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只有在基金业分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资金规模的扩张才能得到充分利用,进而实现规模经济。

从理论上来看,基金业规模经济的实现途径并不是增加资金规模,而是通过不断的提高基金业的专业分工水平,增强基金业的生产力实现的,这一结论把原本模糊和笼统的增加资金规模的策略变得更加具体和细化,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上一篇:

评学术界对马克思资本二重性的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