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2019-02-02 19:34:02浏览:7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论公

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敬请关注!!

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关于各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涉及决策、激励、监督三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等,旨在对管理层执行的风险和控制过程加以监督。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主要关系人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员工、供应商、客户、债权人、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就是要研究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是控制权的实现,监督和控制是公司治理程序中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程序的建立首先是以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为目的。公司治理程序反映公司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控制机制。概括起来,公司治理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公司治理是一套多赢的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是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服务投资者利益的一套制度安排,它包括企业所有安排、国家有关法律制度、市场竞争机制、信誉机制以及企业内部的薪酬和晋升制度等。这种制度安排规定了不同的企业参与人所拥有的权力、责任和利益,使他们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制衡,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种制度安排,必须是一个多赢的制度安排,必须在满足个人理性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企业的价值。特别地,它必须使投资者愿意投资、并有积极性选择和监督经营者,从而使经营者能够负责任地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并使监督者能够正确行使监督权。

3、公司治理是一种合约安排

根据现代企业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而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又导致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出现。因此,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就是要确定在出现合约未作出预期的情况时,谁拥有作出决策的权力。哈特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出现了代理问题,而企业合约是不完备的,便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因此,公司治理是一种契约治理,是在企业所有参与人之间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一种合约安排。

4、公司治理是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统一

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既依赖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内部治理结构,又依赖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等外部治理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相互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完善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有效配置,才能在公司内部形成权力与责任相统一、风险与收益相对应的有效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主体才能有效发挥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谈国际经济贸易毕业论文

上一篇:

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经济学分析研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