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行为金融学视野下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2019-02-02 21:06:18浏览:44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所谓的行为金融学实际上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将心理学引入了的金融学而产生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由来是由于专家和学者在对

所谓的行为金融学实际上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将心理学引入了的金融学而产生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由来是由于专家和学者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验证的过程中发现的如日历效应、股票溢价之谜、股利效应的一些现象,不能用传统意义的金融学解释,由此就有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视野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投资策略

一、投资者一般心理特征

一般来说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代表性直觉、锚定、过度自信、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可获得性、模糊厌恶等,下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代表性直觉

所谓代表性直觉就是投资直觉性的认为好的公司就代表了它的股票也是好的。产生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因是人们对于事物进行评估的时候,只对重视的因素进行考虑而忽视了可能很重要的因素忽略。这种心理特征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即使数据很明显的属于随机状态的时候,人们也要尽量地发掘出其中的规律。

(二)精神账户

所说的精神账户是指投资者在脑海中将资金以用途非标准分为不同类型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投资者脑海中是把一些资金归为现金资产而另一部分资金就属于证券资产,人们对不同的精神账户中的资金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

(三)锚定

锚定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判断决策的过程中过分的以自己的经验,锚定自己的想法,而不管其他不利于判断的证据,即便这些证据很有可能对于股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可获得性

在人们要评价一类事物的发生频率或者是某一特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会很快地回忆起他们能够想起的例子,并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这就是可获得性。可获得性的行为偏差很可能会导致投资者在被一定的信息所局限从而做出仓促错误的判断。

(五)模糊厌恶

模糊厌恶是指在伴有风险的不确定性中进行选择的话,往往会选择已知结果概率的不确定性。追求确定性的因素会使投资者产生宁可选择价值较低的但是概率上比较确定的投资选项的结果。

二、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于行为投资策略的热情。一般来说在投资的惯性策略的作用下,投资者往往是购买在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较高的股票,卖出那些在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较差的股票。但是在我国由于投资者的信息掌握不够完整,投资者常常存在反应过度的心理特征,而机构投资者就利用个体投资者的这种心理特征来进行反向操作。对于短期投资者还可以根据日历效应,在周一开盘时卖出股票,在周三再买入。在年末买入股票,次年的一月底再卖出,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在成本很小的情况下获得超额收益。规模效应给投资者的启示就是买入小公司股票,卖出大公司股票。在盈余公告效应下投资者可以买入有利好公告的股票,可获得长期收益。

三、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建议措施

和以往传统的金融理论比较而言,行为金融理论中的有限理性的假设与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实际更相符合,借助于对证券市场的主体的微观行为洞悉市场的运行体制的分析,为发展规范化的市场提高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推动带有中国特色的证券监管的微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监管证券市场的活动实际上是从监管金融的行为中发展出来的,监管证券市场的活动充满了艺术性与挑战性。准确把握我国市场的特殊性质,在研究政权监管理论时吸收行为金融学的精髓,将研究的视角确定为行为金融学,使用实验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来创新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理论,深入分析导致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较低的根本原因,以期建立起以行为金融学为基础的、符合我国市场实际情况的证券监管的微观理论体系,以有效地监管证券市场,实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科学的退市制度

应保障上市公司享有直接退市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将证券企业的精力放在产业创新方面。除此之外,风险投资退出证券之后,获取的资金需要投入到新的创业企业的培训中去。如此一来,借助于风险投资的支撑对新的创新型的投资公司进行配置,并建立起良性的循环体系。

(三)推动信息披露责任追究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证券上市规则》与《证券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中详细规定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尽管我们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披露过程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证券市场的公开化与透明化程度。

(四)在监管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国的证券市场得以运行的基础就在于投资者,因此只有重视与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培养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他们建立起理性的投资观念,进行理性预期。

(五)重视个人投资素质的培养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就必须具备股票投资取胜所需要的素质,即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敢于正视错误、灵活、百折不挠、谦让、独立的判断力、开阔的胸襟、耐得住痛苦、自立及忍耐等。

参考文献

[l]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在中国的证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苏同华.行为金融学教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王翠春.有效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J].现代企业,2008.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一篇:

浅析我国金融工程发展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