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浅析深入学习领会依法治国重大方略自觉提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

2019-02-03 15:32:18浏览:4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全面掌握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其基本观点主要为五个强调、五个指明:(一)强调建设法治破除人治,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

一、全面掌握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其基本观点主要为五个强调、五个指明:

(一)强调建设法治破除人治,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习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说明了法治相对于人治所体现的巨大历史进步,也表明了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现代化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且认识日益深刻,在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大力推动下,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

(二)强调国家宪法至高无上,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基础习主席回顾历史经验教训,曾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习主席强调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有法律法规都是宪法的子法,不得与宪法规定相违背、相抵触,深刻反映了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前提和基础作用,依法治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依宪治国。

(三)强调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路径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全面把法治落实到了国家治理、政党执政、政府行政等各个层面,为有效推进依法治描绘了蓝图和道路,道明了层级和内容,深刻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路径。

(四)强调法治建设两大任务,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习主席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建立完备高效的法制体系、实施严密科学的法律体系、全面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有力推进法律深入人心、法律深入党内、法律普及社会各个角落,确保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同时也道出了依法治国的实质和真谛,并为实现法治道路提出了历史性任务。

(五)强调党要做到四个善于,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保障习主席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 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善于的重要思想,这四个善于是对中国共产党而言的,回答了党怎样领导国家、如何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四个善于,关键在善于,它不是善于玩弄权术、不是善于宣传和忽悠、不是善于压服或仅仅是说服、不是善于说了算,而是善于集中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善于依法办事、善于识人用人、善于领导和指导。学习习主席这一重大思想,就是要切实提高讲政治的具体能力,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主张。

二、深刻理解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主席关于依法治国重大方略,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我们必须在系统学习掌握基本论述、基本观点的同时,深刻理解和领会有关内涵,将其真正内化融合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以实际行动为法治中国建设作贡献。离开这一点,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干出有损甚至破坏法治的事情。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设法治中国也不例外。要始终坚持党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地位,切实把党的领导有效贯彻在依法治国过程中,要完善依法治国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努力增强党的统一领导和全面协调,各级要建立纪检、监督机构,坚持刀刃向己,从自身着手查处,严肃处理法治部门自身执法违法、越级用权、违法用权等违法违规问题,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落到执法、权利机构末端,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维护公平正义是依法治国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主席讲话中,讲核心价值追求、生命线、最后一道防线,以及四个决不允许,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观点十分显明。这是告诫司法工作者和政法队伍,如果司法最后一道防线守不住,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彻底沦丧;如果这个生命线没有保住,政法工作可能归于零。习主席的论述说明,法治建设归根到底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代表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新的认识高度。这也告诉我们,推进法治建设,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做不到这一点,其它的价值追求比如说民主、自由、效率、幸福等都是镜花水月。

三、自觉践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

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要自觉信仰法治、尊崇法治

法治必须被信仰,否则法治建设犹如沙土垒塔;法律也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建成法治中国源于人民对法治和法律的真心追求及真诚信仰,落实依法治国同样离不开对法治的真诚信仰。从实际情况看,人们对依法治国的呼唤不可谓不强烈,但落实到自己身上许多人缺乏自觉。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对待法治的态度是叶公好龙。根除这种错误思想是痛苦的,但必须改变。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法治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打心眼里感到,法治是个好东西。只有依靠法治,国家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反腐败斗争才能最终赢得胜利,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全面彻底的保护。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法治思维。什么是法治思维?就是要像习主席要求的那样,加强法治修养,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熔铸到头脑之中,体现于日常行为之中。一言以蔽之,就是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和习惯。检验一个人法治思维的标志是:合法的事情即便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和意愿,也能完全接受;不合法的事情无论对自己多么有利,也绝不去做。

(二)要努力学习法律、熟悉法律

熟悉法律,才能遵守好法律。不知法,不懂法,就可能做出一些蠢事、傻事,甚至违法乱纪。一方面,要努力掌握国家主要的法律法令。国家的法律法令,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也是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的强大武器,是每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既要掌握基本内容,更要领会精神实质,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正确处理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要广泛了解各类典型案例。法律条文是干巴巴的,学起来比较枯燥,法学素养一般的人也不大记得牢,但如果结合各类典型案例来学习,就好记多了,能够入心入脑。

(三)要严格遵守法规、执行法规

明朝政治家张居正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建设法治中国,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健全,有法可依问题基本解决,问题是守法问题解决不好,贪污腐败、制假造假、走私贩私、食品安全、环境破坏等方面违法犯罪十分猖獗,人民群众深受其害。一是严格执法执纪。打击违法犯罪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努力做到所有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逃脱。二是不提违法违规的工作建议。在工程建设、经费开支、接待工作等方面,坚决不提超出政策规定的工作建议,在用人、用钱、用权、用法、用物等问题上,严格按政策依据、程序原则办事。三是大胆和违规违纪行为做斗争。我们要紧盯各种执法执纪行为,发现违反这几条的,就要仗义执言,支持弱势一方或受害一方,批评和谴责违法违纪一方。四是向特权思想和恶劣传统开刀。向特权思想开刀,就要坚决反对权大于法、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错误行为,坚决反对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档)、红头不如笔头(批示)、笔头不如口头(命令)的错误现象,防止领导任性导致法规制度不落实。向恶劣传统开刀,就要坚决破除干得好不如跑得勤、提拔使用不感谢组织感谢个人、逢年过节看望领导等潜规则,坚决破除出了问题私了、遇事不找组织找关系、有喜事搓一顿、办证件收费等习惯性做法。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维护法治、捍卫法治,建成法治中国的目标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谈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

上一篇:

2000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