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医学双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

2019-02-03 15:44:27浏览:4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医学双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挑战,教师教书育人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而英语教师的专业并非医学,所以教师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医学双语教学的衔接教学策略

的挑战,教师教书育人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而英语教师的专业并非医学,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而且不涉及较深的专业知识。例如:在教学初期可以选择医学英语单词进行讲解,如人体各个器官的名称,进一步对人体结构进行英文名称介绍。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与教学秩序下渗透医学英语,并且要照顾到学生间英语能力的差异,学习状态与学习兴趣,并且保证知识传授的正确性。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以下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

情景是指语言交际活动的社会性情景,语言和交流活动常常是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被理解和传达的。[2]我们所运用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辅以情境中的道具,图片,音乐等各种教具,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场景,学生通过扮演就诊情景,或进行一场辩论等多种教学活动,把医学英语教学内容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地展现出来,将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于实践是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的共同之处。医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将英语应用在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英语,增强医学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情境教学模式会提供给学生更多听、说的机会,其优势在于课前充分预习,占用课堂时间少,形式新颖,学生参与人数较多,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模式。鉴于我校一直进行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的教学,其中听说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可把医学情境教学与现行的口语考查结合起来,将学生分小组,各自选定并用英语表达出基础医学相关内容。

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感冒,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5人为一组,小组集体讨论并组员分工,查阅感冒的相关资料。开始情境表演时,学生将情境中出现的医学单词写在黑板上,简单地介绍感冒的症状,用英语询问病情以及治疗方法等。模拟的情境:感冒病人到医院就诊,扮演医生的学生可准备白大褂和听诊器等道具,病人表现出感冒的症状,最后,就表演内容提问在座的同学。通过教学的实践,学生对此情景表演积极性很高,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此外,如想缩短情境教学所占课堂时间,可将同学们的表演预先录制成视频,在课堂借助多媒体直接播放,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通过教学中的不断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使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目的更具实践性,使枯燥的传统教学成为互动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意识。

2 沉浸式教学法

沉浸式教学法始创于20世纪60年代,是第二语言教学模式。首先应用在加拿大法语区。所谓沉浸式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学生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讲解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

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更应该运用沉浸式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内,更加充分地接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坚持使用英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答疑解惑,或是讲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都要用英语进行,以便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输入信息。比如,医学英语中对人体部位的英文名称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医学单词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英语表达的习惯,并达到单词记忆的效果,鼓励学生课前积极准备,进而又避免一时单词难度过大,准备不足所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失去学习兴趣。

大学公共外语的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进行日常交流,更多的是为了专业知识的交流。课程中衔接医学双语教学,不能仅仅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教学目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由通用英语向通识英语发展,更积极地向专用英语拓展。从而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最终提高国际竞争力,使学生学到本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浅谈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现状与对策

上一篇:

浅析与宪政主义的对话协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