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骨碎补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2019-02-03 16:22:27浏览:10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骨碎补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1 骨 折 骨折是骨伤科中常见病之一,治疗中除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练功活动等外治法外,配合药物治

骨碎补在中医骨伤科的应用

1 骨 折

骨折是骨伤科中常见病之一,治疗中除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练功活动等外治法外,配合药物治疗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尤其是骨折的后期使用中药等补肾药,可促进骨折愈合。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肾藏精生髓,髓则充骨。《素问逆调论》云:“肾着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素问脉要精微论》云:“髓者,骨之充也。”说明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骨折之后,骨髓受损,必累及于肾,故补肾即为补骨。骨碎补具有补肝肾,续筋骨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骨碎补含柚皮苷、β―谷甾醇、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淀粉及葡萄糖等。能预防和降低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并能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并提高血钙和血磷的水平,从而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可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骨细胞的退行性病变。临床试验证明,使用骨碎补治疗骨折,可缩短 骨折愈合时间,尤其是对于老年骨折及一些迟缓愈合的骨折,使用骨碎补配合补肾药物,能起到良好的作用。一般常用骨碎补15g,杜仲15g,续断15g,红花10g,乳香3g,没药3g,自然铜10g等味,水煎服,入白酒30ml,温服,并配合接骨散外用,治疗骨折,可加速骨折愈合。如作者曾用骨碎补15g,续断10g,杜仲15g,炙黄芪15g,太子参15g,炙首乌15g,白术15g,川芎10g,白芍15g等,加“8”字绷带固定,治疗锁骨骨折7个月延迟连接一例达骨折愈合。

2 跌扑损伤

3 肾虚腰痛

4 骨性退行性变

5 小 结

综上所述,肾为先天之本,主骨,藏精,肾精足则骨骼劲强有力,肾精衰则萎而髓枯。故肾与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骨伤科疾病治疗应从补肾入手,而骨碎补甘温主入肝肾,具有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等作用。古人谓此药入肾治骨,并能治骨疗碎,因得此名。所以,在骨伤科疾病中,考虑应用骨碎补加味,多能收到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中的应用行政法论文(1)

上一篇:

法律文书的特点与要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