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高校读者的信息需求与馆藏建设

2019-02-03 16:39:06浏览:99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馆藏建设 信息需求 图书论文摘要:通过实例分析认为馆藏建设的结构要根据读者需求来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 馆藏建设 信息需求 图书

论文摘要:通过实例分析认为馆藏建设的结构要根据读者需求来调整,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的师资队伍、实验设备、文献信息资料被人们誉为学校的三大支柱.其综合职能的发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作为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建设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其综合职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肩负着对学生培养和提供检索文献信息能力和使用文献信息的重任.作为图书馆工作者,要想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就必须遵守前瞻性、目的性、系统性、广泛性、经济性等馆藏原则,建立一个合理、有序与读者需求契合的、富有特点的馆藏体系,使得文献品种多样化,不仅只有图书,还有声像、光盘、磁带、网络服务等,馆藏拒借率低,利用率和满足率高.这就需要认真分析读者的信息需求倾向,掌握他们大量准确的数据,以便更好地总结和改进馆藏工作[1].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读者的信息需求.高校多为应用型图书馆,不是收藏图书馆,都是以提供文献信息为首要任务的.所以,文献资料流通量和阅读倾向是确定馆藏结构的核心指标.馆藏结构好坏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流通量的提高[3].根据这一理论和对读者信息需求的分析,笔者认为该馆合理收藏中文图书的比例应为:自然科学占35%~40%左右,语言文字占20%左右,文学占25%~30%左右,其他类图书占10%~15%左右.此外,其他文献资料如:声像、光盘等也应通过分析读者的借阅需求做出调整,以使馆藏结构更加合理.

除此以外,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离开网络资源单靠自己有限的馆藏资源去满足读者广泛的文献信息需求.因此,图书馆文献资料不能局限于建立一个有限的物理实体的馆藏,更要着眼于全方位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掌握与提供,逐步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体系.做到主辅结合,以满足各层次读者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2] 冯禄增.普通高校中的读者阅读倾向分析[J].图书情报通讯,1998,(4).

[3] 方太强.进行馆藏分析搞好藏书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0,(2).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办法

上一篇:

论关于合同解除权与减损规则之间的矛盾协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