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服药期间的饮食对临床药效的影响探讨

2019-02-03 16:57:31浏览:7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平时饮食和服药几乎没什么关系 , 但当生病后就自然要服药 , 服药自然就与日常的饮食联系在一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药物的治疗 ,

平时饮食和服药几乎没什么关系 , 但当生病后就自然要服药 , 服药自然就与日常的饮食联系在一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药物的治疗 , 不合理的饮食可能影响到药物的治疗 ,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 , 作者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探讨服药和饮食间存在的关系 , 用其有利面 , 避其不利面 , 让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的同时保证用药的安全。

临床用药往往注意的是药物配伍作用、协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毒副作用 , 而很少有人去留意其与饮食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所以 , 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毒副作用时首先考虑的是药物间产生的毒副作用或者是机体的免疫力问题 ,而少有关注甚至忽视患者在服药期间的饮食问题。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胃排空、肠蠕动的快慢、胃内容物多少和性质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如肠道功能亢进(如腹泻 ) 或肠道功能减退 ( 如消化不良 ) 等 , 均会妨碍药物的吸收 ;空腹服药药物的吸收速率一般都会增加 ;对胃肠刺激性大的药物一般宜饭后服药 , 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黏膜的直接损伤 , 如阿司匹林等 ;油和脂肪类的食物 , 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所以 , 服用驱虫药物期间应尽可能少进油及高脂肪食物 , 既有利于提高药物在肠道的驱虫疗效 , 同时又能降低因药物吸收所导致的毒性。

科学研究发现 , 常用中药鸡内金因所含消化酶类成分中的酰胺键或肽键与柿子、苹果、茶叶、咖啡等所含的鞣酸结合 ,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和物 , 从而改变其性质 , 使酶失去消食的功效。所以 , 在服用鸡内金中药的同时禁食柿子、苹果、茶叶、咖啡等含鞣酸的食物 , 以免影响药效。而黄连素口服后 ,几乎不被胃肠道吸收 , 而是停留在肠道内 , 以持续对抗致病的细菌。但是, 茶水中含有多种成分, 如茶多酚、嘌呤生物碱、多种维生素、鞣质等 , 其中鞣质会在人体分解成鞣酸 , 而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 , 使其药效大大降低。因此 , 不仅不能用茶水送服黄连素 , 而且在吃药前后 2 h 内也不能喝茶。此外 , 服用丹参片不宜同时食用牛奶和黄豆 , 因为在丹参分子结构上羟基氧、酮基氧可与牛奶及黄豆中所富含的钙、镁、铁离子形成铬合物 , 故同时服用会降低药效。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 , 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 , 本身对人体并无毒害作用 , 但是在服用维生素 C之后 , 由于化学作用 , 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 ( 即砷酸酐 , 亦称五氧化二砷 , 其化学式为 AS2O5), 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 ( 即亚砷酸酐 ,又称为三氧化二砷 , 其化学式为 AS2O3), 这就是俗称的砒霜。据报道台湾一名每天服用维生素 C 的女孩 , 在晚餐时吃了大量虾的同时服用维生素 C, 导致其死亡 , 医学专家从死者胃中取出物查找到死因就是砒霜中毒。所以 , 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 C 期间 , 应当忌食虾类。

据古代文献记载:地黄、何首乌忌萝卜;薄荷忌鳖甲肉;鳖甲忌苋菜 ;土茯苓、使君子、威灵仙忌茶 ;黄连、甘草、桔梗、乌梅忌猪肉 ;商陆忌狗肉 ;常山忌生葱 ;服补血药忌茶等。麻疹表证不宜食腻涩之物 ;疮疡肿毒、皮肤瘙痒不宜食鱼、虾、牛、羊肉等腥膻及刺激之品 ;热证不宜食辛辣油腻食物 ;寒证不宜食生冷瓜果等 ;经常头晕、失眠、性情急躁者不宜服用胡椒、辣椒、酒、茶 ;水肿不宜多吃盐 ;胃病泛酸不宜食醋 ;消化不良者忌油炸粘腻之品等。丹参、茯苓忌食醋 ;蜂蜜忌葱蒜 ;荆芥忌鱼鳖 ;天冬忌鲤鱼 ;白术忌桃和李 ;地龙忌豆腐等。很多实践证明一些药物与某些食物同食后将影响其疗效 ,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当然 , 合理的饮食或是药食结合是有助于药物的治疗。《伤寒论》桂枝汤方 :桂枝 9 g、芍药 9 g、甘草 ( 炙 )6 g、生姜 ( 切 ) 9 g、大枣 12 枚、擘 (3 枚 ), 上五味 , 咀片 , 以水 7 L,微火煮取 3 L, 去滓 , 适寒温 , 服 1 L。服已须臾 , 啜热稀粥 1L 余 , 以助药力。这是药食结合治疗疾病的经典方。同时 ,用药粥治疗胃病疗程短效果好。药粥既可保护胃黏膜 , 又可增强胃气 , 助长药物发挥作用 , 减少药物对胃产生的副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 , 故人绝水谷则死,突出了古人人以胃气为本的宗旨 , 米粥能养脾胃、生津液 ,与药散同煎相得益彰 , 适用于慢性病中长期治疗的特点 , 患者易于接受。只要辨证准确, 药症相符, 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从中医药学方面来讲 , 药食同源是指有的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 , 在人类社会始源时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 , 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 ,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 , 这就是药食同源。生活中常用的生姜性味辛温 , 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临床用风寒感冒 , 胃寒呕吐和风寒咳嗽 , 且解半夏、南星及鱼蟹之毒。

综上所述 , 正确把握服药和饮食的关系在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应引起重视 , 当临床上治疗方案的设计和选方用药的同时要考虑患者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在临床中的运用 , 留意经方药物的用法、用量及饮食的配合 ,不要忽视饮食在整个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与药物间的相互影响 ;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 在查找药物配伍是否合理 , 药物质量是否有问题 , 临床上是否按说明书正确使用和个体免受力是否有差异的同时要从患者饮食中查找原因 ;当给患者提供用药交代时 , 要为患者提供合理饮食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这不仅有利药物在疾病治疗中作用 , 同时也为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1)刑法论文(1)

上一篇: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3)刑法论文(1)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