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六十八例研究

2019-02-03 18:15:59浏览:57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毕业论文【关键词】中药内服;大青盐热敷;耳穴贴压;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

毕业论文

【关键词】 中药内服;大青盐热敷;耳穴贴压;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所致,或体质较差病情迁延,或无急性过程直接发展为慢性炎症[1],给广大妇女生活工作造成很大影响。笔者以中药内服配合大青盐热敷、耳穴贴压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毕业论文网 论文网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3]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体征阴性,B超提示盆腔无异常;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盆腔脏器压痛不明显,B超提示附件炎性包块明显缩小,盆腔积液消失;有效:腹痛减轻,妇科检查盆腔脏器压痛有所改善,B超提示附件炎性包块缩小,盆腔积液范围缩小;无效:治疗3个疗程,症状及体征经均无改善,B超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治愈28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

4 讨论 毕业论文网 论文网

盆腔炎在临床上以慢性多见。其发病常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转为慢性,或无明显的急性期,就诊时已是慢性期。当病情转入慢性阶段,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盆腔纤维组织增生,使宫底韧带增厚变硬、弹性消失[4]。中医无盆腔炎的病名,其症状可见于带下病、热入血室、妇人腹痛、痛经、不孕等。如《傅青主女科》云:“妇人带下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是也。”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是湿浊与血互结,气滞血瘀,伤及冲任二脉而致[5]。由于胞宫血虚之时,正气不足,湿浊热毒乘虚侵袭,与血互结,瘀滞胞宫胞络,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甚至瘀血湿浊形成包块。邪毒壅滞于下焦,阻滞经脉与胞络,不通则痛,故以下腹痛为其主症。若寒湿之邪凝滞经脉,或湿邪郁久化热,湿邪流注于阴窍,则见带下量多。故以清热燥湿、活血祛瘀、消症散结为治则。本治法以内服中药为主,热敷、耳穴贴压为辅。自拟中药方中败酱草清热消肿,行瘀止痛,红藤清热散瘀,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三药合用对盆腔炎疗效尤著;山药、薏苡仁、车前草健脾清热利湿;赤芍、红藤活血祛瘀;制香附通行十二经,入气分而行其中之血瘀;延胡索入肝经而行血中气滞,配木香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大青盐味咸,软坚散结,热敷于腹部,提高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之力。《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分布在耳廓上的穴位可以作为刺激点治疗各种病证。肾上腺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解痉止痛,内分泌穴通过大脑使内分泌系统协调,子宫盆腔卵巢穴调理气血,滋养胞宫,配合交感穴使神经兴奋性增强。

总之,三种方法综合应用能加快盆腔组织的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加快,减轻盆腔充血,促进渗出吸收,使炎症消退。

参考文献

[4]洪家铁.中西医临床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50-154.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公路工程计量支付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上一篇:

变电运行中设备巡视的相关问题分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