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做人的底线

2019-03-05 14:21:22浏览:26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做人的底线  做人究竟有没有底线,以前总是搞不大明白,字典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底线应是一个社会人行为准则的最低限度。

  做人的底线

  做人究竟有没有“底线”,以前总是搞不大明白,字典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底线”应是一个社会人行为准则的最低限度。

  现实社会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底线”认知的危机意识。国门洞开,各种思想、生活方式蜂拥而入,不能自持者纷纷败下阵来:贪污者,嫖娼者;损人利己者,假公肥私者……纷至沓来,丑态百出。而这些人中,不乏先前道貌岸然者。何也?

山村阅读配图

  人,从一个极端,坠入另一个极端。先前的闭关锁国,人们受到极端正统的大公无私思想教育。把理想当作现实,把世界万事万物想象得分外美好。把人心想象成一朵花,简单图解“善良是人的本性”这个乌托帮。任何的自私自利思想都是不可想象的,和不能被接受的。但思想的闸门一旦放开,便会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色彩斑斓,诱惑是如此之多,人生也可以这样绚丽多彩……人性恶的一面终于冲破牢笼,暴露无遗。“hold”不住者胃口大开,尽情享受这个物质的世界,导致人欲横流。

  易中天教授说,“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没有了底线,企业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官员就会贪赃枉法,警察就会刑讯逼供,法院就会草菅人命。

  易中天教授认为,“底线比境界更重要。一个人,可以没有境界,不能没有底线”。人都是凡人,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有高觉悟,都有无私的境界,但做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是非观念,做人底线,是人之所以为人,与畜生动物区别开来起码依据。所以,底线也就是生命线。

  “底线”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低要求,越过了,人就和动物没多大区别了。中国的传统道德提倡中庸折中,辩证唯物主义讲究事物的两方面,而我们则说,凡事都是有底线的。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除了规则、法律这条红线不可逾越外,还需受社会道德、公众舆论的约束。这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比如说,公职人员不随意出入色情娱乐场所,不赌博、不嫖娼;民间交往要讲信誉,借钱借物要按时归还;路遇老人跌倒,不要假借卫生部的相关条例(《指南》)坐视不管;看到小偷行窃,路上车祸,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家救死扶伤,你不要重演“农夫与蛇”的故事;承诺必须兑现,信誉等同人品……做不成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利益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至少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好分内的事情。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心安,不半夜惊醒。

  廉耻之心,人皆有之。社会进步了,我们不唱高调了,每个人都有一颗平常心。但这时候更需要我们象守护生命一样,守住道德的底线,做人的底线。因为,它是社会这座大厦不崩塌的人性根基。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做人的基本原则!

上一篇:

做人的良好心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