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净土旨归

找到631条相关结果

本愿念佛讲话-第五讲(二)

  本愿念佛讲话-第五讲(二)  第五讲罪障冰化为功德水 (之二)  中国人有这么两句话: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2019-04-11 22:36类目:净土旨归

佛七讲话[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第七天

  佛七讲话[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第七天  第七天不忘念佛  慧觉记  今天佛七圆满,希望大家力求一心不乱,  今天佛
2019-04-11 22:36类目:净土旨归

传喜法师:用念佛来控制情绪

  我们念佛形成一个功夫,能让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早晚课,早上要发菩提心,人一醒过来,通过早课,让自己的心在一个比较好
2019-04-11 22:36类目:净土旨归

往生前与次子感应道交

  往生前与次子感应道交  王景文居士,名玉纯,世居辽宁省岫岩县。  他起初务农,后来学习经商,喜欢行善,信奉佛法。  五十
2019-04-11 22:35类目:净土旨归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  龙舒净土文 作者:王日休  龙舒净土文卷第八  宋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
2019-04-11 22:35类目:净土旨归

净土法门有何殊胜利益?——慈法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在这八万四千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十】

  【如是念于毗卢遮那,即念是佛,即佛是念。】  我们能够这样忆念毗卢遮那的功德,其功德是遍满虚空,遍一切处。过去的功德是无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八)

  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第一之八)  问:我们皈依三宝的人,除礼拜佛菩萨之外,对偶然进了神庙,及佛寺内附设之老爷,即不礼拜及烧香,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诵经的简单仪式

  宗舜法师  养成固定的习惯,看不懂没关系,积累多了,总有恍然大悟的一天。  一、供养  在佛、菩萨的像(塑像、画像、照片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净土探究(五十三)

  6、什么是五力?  当任何一个佛弟子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种根本朝向了脱生死的佛法知见修学、稳固了,便能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在家修行之不破坏清净心的工作,对往生不会造成障碍

  问:这是中国同修提出的问题,他说近年来老法师为消弭冲突战乱,促进世界和平,而到处奔走,许多时候讲经都不得已而暂停。请问从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一个 “80后”的学佛心得

  我叫程子伟,1988年生人,今年大四了,是个名副其实的80后。谈到学佛,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乐于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拿来与大家分享,
2019-04-11 22:34类目:净土旨归

了凡四训讲记---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第五卷)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
2019-04-11 22:33类目:净土旨归

极乐世界有多好玩?

  好比这么说,我们举一个个例子:我现在做一个普通人,在中国生存,你出国你要拿什么护照之类的,很罗嗦你知道吗?但要是有通力就不
2019-04-11 22:33类目:净土旨归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第三天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一年第二期 -第三天  第三天守护六根  过去的两天,恐怕大家听不懂,所以讲得浅一点。今天讲点深的
2019-04-11 22:33类目:净土旨归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十三】

  【或问:如上五门,为当从一门入,为是五门并入。】  论上讲了五种念佛,念法身是一、念报化身是二、念名字是三、念本师毗卢遮
2019-04-11 22:33类目:净土旨归

佛七讲话[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第二天

  佛七讲话[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第四期 -第二天  第二天生死最急觉醒最急  圣空记  我看到有人眼睛在东西乱看。请把眼睛都
2019-04-11 22:33类目:净土旨归

如何处理工作与学佛的矛盾?

  问:身为凡夫,我们一方面要做事业养家糊口,一方面又要学佛,常常觉得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好处理:比如很想清静地定下心来修法,
2019-04-11 22:33类目:净土旨归

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黄念祖老居士)【十二】

  【下文云: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忆那由他劫,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
2019-04-11 22:32类目:净土旨归

五乘佛法的思想

  五乘佛法的思想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道的完成;而佛教其实也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佛教有五乘佛法,所谓五
2019-04-11 22:32类目:净土旨归

按行业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