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为什么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

2019-04-07 08:15:23浏览:88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活着也不耐烦,念经也不耐烦,反正就是各种的不耐烦!  我讲的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以后

为什么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

  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活着也不耐烦,念经也不耐烦,反正就是各种的不耐烦!

  我讲的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以后能够与经相融,使生命享受其中。经与心相融时,就会发现,吃饭没有念经有味道。这就提醒我们,吃饭要以禅悦为食,不要光落在吃。

  我们念《弥陀经》时,“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我每次念“如是我闻”,都会觉得这个对象好像就是自己一样。“一时佛在”,很快就进入角色,个体就超越时空跟佛陀在一起,跟诸阿罗汉在一起。你参与会中,仔细地听,佛跟谁当众在说?当机众是怎么理会的?佛陀的本怀是什么?本意是什么?

  这生命久久地训练,慢慢智慧门就开了。什么叫智慧门?生命的本质丰富了。平时不耐烦,这个也不耐烦,那个也不耐烦,人的精神层面就很贫穷。这贫穷不是指钱少,是指他的生命柔软的成分、福德的成分少,干干的。所以,我们东方人修身养性的前提先是德,修德、恭敬、谦卑,有了这个德,再加上方法,就可以成功。没有这个德,他纳不住。

  经本上讲,先是法器,不是覆器,不是漏器,不是毒器。先把这个器成就,这其实就是德。有了这个德,就能够纳福。 就好象很多人现在讲风水,家里放一个大缸,宾馆面前放一个大花瓶,以示纳福。你没有那个器,福纳不了。有了这个器,再加上种种方法,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柔软。你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你第六意识的分别上,也直接体现在一种直觉上。

  你虽然坐在这里,从肉体的角度来看,所得的空间就这么大。但你的智慧就像光环一样,它已经超出了你的大脑,它实际上的内在的受用,就是我们所讲的“尽虚空遍法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佛会帮到你

上一篇:

将工作岗位当成修行的道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