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2019-01-27 21:41:07浏览:29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你知道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吗?一起来看看吧.  败酱草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

  你知道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吗?一起来看看吧.

  败酱草功效与作用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夏、秋季采收,全株拔起,除去泥沙,洗净,阴干或晒干。切段,生用。【药性】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用】1.肠痈肺痈,痈肿疮毒。本品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且能活血止痛,故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用治肠痈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脓者,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本品还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痈肿疮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之,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效。2.产后瘀阻腹痛。本品辛散行滞,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如《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煎服,或与五灵脂、香附、当归等药配伍,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中刺痛。此外,本品亦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及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黄花龙芽苷、胡萝卜苷及多种皂苷;含挥发油,其中以败酱烯和异败酱烯含量最高;亦含生物碱、鞣质等。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苷等;根和根茎中含莫罗念冬苷、番木鳖苷、白花败酱苷等。2.药理作用:黄花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尚有抗肿瘤作用。其乙醇浸膏或挥发油均有明显镇静作用。3.临床研究:败酱草常用于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对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慢性盆腔炎、急性胰腺炎、慢性结肠炎等均有较好疗效。据报道,本品尚可用于其他疾病,如:用败酱草鲜品大剂量水煎服,或水煎熏洗坐浴,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疗肛周脓肿、嵌顿痔、肛裂、肛瘘炎性期、痔出血、血栓痔炎、术后肛门水肿等肛肠疾患均获满意疗效;另用本品水煎液洗浴治疗痱毒及化脓性皮炎48例,疗效显著;也有以鲜败酱草叶捣烂成糊状外敷或取汁涂擦患处,或将鲜叶中乳白色汁涂擦患处,治疗扁平疣,1~2周疣体即可消退。此外败酱草还可用于克山病,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肾积水,肾绞痛等。4.不良反应:据报道,个别病人服黄花败酱后有口干和胃部不适等反应。大量应用,易引起暂时性白细胞减少和头昏、恶心。在用白花败酱注射液试治的134例急性细菌性炎症中,有3例分别于用药的2、5、7天时白细胞降至2200~2800之间,停药一周左右恢复正常。

  【其他】据本草记载,上述败酱科植物应为败酱草正品,但在北方地区习惯将菊科植物苣荬菜(北败酱)的带根全草作为本品使用;在南方地区习惯将十字花科植物菥蓂(苏败酱)的带果全草做为败酱草使用。应注意鉴别。附药墓头回为败酱科植物异叶败酱及糙叶败酱的根。主产山西、河南、河北、广西等地。秋季采挖,去净茎苗,晒干。味辛、苦,性微寒。效用与败酱草相似,兼有止血、止带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崩漏下血、赤白带下等证。用法用量同败酱草。

  【古籍摘要】1.《名医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2.《本草纲目》:“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科皆用之。”3.《本草正义》:“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

  现在你知道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了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拔火罐有什么疗效 常用的拔火罐的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

自制冬虫夏草酒 冬虫夏草的功效主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