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 仙鹤草资料大全

2019-01-27 23:29:36浏览:9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仙鹤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那么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

  仙鹤草,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干燥。那么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仙鹤草

  【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方法】除去残根和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味】苦,涩,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

  【主治】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相关配伍】

  1、治赤白带或兼白浊:黄龙尾三钱,马鞭梢根一钱,黑锁梅根二钱。点水酒服。(《滇南本草》)

  2、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民间治脱力劳伤):仙鹤草一两,红枣十个。水煎,一日数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

  1.收敛止血:仙鹤草苦涩,入肺肝经,能收敛止血,其性平不偏,故寒性,热性出血均可应用。

  该品味涩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因其药性平和,大凡出血病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如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可配生地、侧柏叶、牡丹皮等凉血止血药同用;若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可与党参、熟地、炮姜、艾叶等益气补血、温经止血药同用。

  2.补虚止痢:仙鹤草微甘,补虚,入肺肝脾经,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又因味苦则燥湿,入大肠经,除大肠湿热而止痢。故有补虚止痢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等证。

  该品涩敛之性,能涩肠止泻止痢,因该品药性平和,兼能补虚,又能止血,故对于血痢及久病泻痢尤为适宜,如《岭南采药录》单用该品水煎服,治疗赤白痢,也可配伍其他药物同用。

  3.杀虫解毒:仙鹤草味苦微甘,苦能杀虫,甘能解毒,故能杀虫解毒,常用于阴痒,疮癣等证。

  4.截疟:《贵州民间方药集》载:仙鹤草:“治疟疾,每日发作,胸腹饱胀”。若外感疟邪,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则引起疟疾发作,症见寒战壮热,头痛,汗出,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烦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厚,脉弦数,可用仙鹤草,解毒截疟。

  该品有解毒截疟之功,治疗疟疾寒热,可单以该品研末,于疟发前2小时吞服,或水煎服。

  5.活血消肿:《百草镜》曰:仙鹤草“下气活血,理百病”。《本草纲目拾遗》载:仙鹤草“疗疗肿痈疽,肺痈,乳痈,痔肿”。故本品有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痈肿,乳痈等证。

  6.脱力劳伤。该品有补虚、强壮的作用,可用治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而纳食正常者,常与大枣同煮,食枣饮汁;若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者,可与党参、熟地、龙眼肉等同用。

  以上就是关于仙鹤草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砂仁有什么副作用 砂仁的服用禁忌

上一篇:

黄精巴戟胶囊能壮阳吗 黄精巴戟胶囊说明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