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食道炎的分类及其危害有哪些

2019-01-28 12:53:57浏览:44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分类  放射性食道炎  因放射线所引起的食道损伤,称之为放射性食道炎(radiation esophagitis)。常见于放疗后1周或数周内

  分类

  放射性食道炎

  因放射线所引起的食道损伤,称之为放射性食道炎(radiation esophagitis)。常见于放疗后1周或数周内出现,一般症状较轻。严重者可出现胸部剧痛、发热、呛咳、呼吸困难、呕吐、呕血。

  表层脱落性食道炎

  食道道型又称表层脱落性食道炎、特发性食道黏膜剥脱症、创伤性食道黏膜表层道型剥脱等多种病名。病人感到剑突下或上腹部隐约不适,时有轻度下咽困难或嗳气。在进热饮料或热酒后,咽喉有烧灼感或吐血。

  急性腐蚀性食道炎

  腐蚀性食道炎常作为意外事故发生于3岁以下小儿,特别是形形色色的家用清洁剂已进入众多家庭,易被小儿误服,这些制品中含有氢氧化钠(钾)、碳酸钠(钾)、高锰酸钾等。成人的腐蚀性食道炎往往因吞服强酸或强碱,作为自杀手段所致。用盛饮料或酒类的容器存放强酸、碱而不慎被误服的病例也屡见不鲜。近年药物引起的食道炎受到临床关注。现已认识到,所有年龄组患者,在各种临床情况下服用各种治疗剂量的药物均可能损伤食道。

  化脓性食道炎

  化脓性食道炎(pyogenic esophagitis)是发生于食道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化脓性细菌侵入食道黏膜所导致的化脓性炎症。患者可无症状或仅有颈部疼痛或咽痛。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除颈部疼痛或吞咽痛外,还可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反应性较高者常可出现高热。少数患者可发生败血症并出现相应的表现。

  危害

  1、胃肠道出血。

  可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并伴有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约为45%,其出血来源为食道炎和食道溃疡。

  2、食道恶变。

  食道中发生癌肿的发生率不甚确切,长期反流物进入Barrett食道可能起恶变作用。但有研究认为Barrett食道病病人施行了抗反流手术亦不能使这些柱状上皮消退,亦不减少恶变的危险性。Barrett食道的柱状上皮区内可以发生异型增生,程度可自低度到高度,有时低度异型增生不易与正常柱状上皮区别,高度异型增生与原位癌有时难予区别,并可进展至浸润癌。这些恶变的肿瘤系腺癌。须要指出的是内镜发现贲门腺癌伴有良性柱状上皮与柱状上皮异型增生为腺癌是有区别的,Barrett食道的异型增生是癌前期状况已为多数人公认。

  3、食道溃疡。

  食道引起溃疡的发病率为2%~54%,食道柱状上皮受酸性消化液腐蚀后可以发生溃疡,出现类似胃溃疡的症状,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并可引起穿孔、出血、浸润、溃疡愈合后发生狭窄,出现下咽不畅的症状,甚至可穿透主动脉导致大出血而迅速致死。溃疡的病理分型有两种,最为常见的为发生在鳞状上皮段的浅表性溃疡,这种类型与因反流性食道炎引起的溃疡相似。另一种少见的为发生在柱状上皮段的深大溃疡,与消化性溃疡相似。

  4、食道狭窄。

  食道狭窄是Barrett食道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00%。狭窄部位多于食道中上段的鳞-柱状上皮交界处,而胃食道反流引起的狭窄多位于食道下段。反流性食道炎的发生率为29%~82%。病变可单独累及柱状上皮,也可同时累及鳞状和柱状上皮。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得了类风湿吃什么好 类风湿关节炎的小偏方

上一篇: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及其预防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