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2019-01-28 19:44:30浏览:91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原体从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通过水、

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原体从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认识几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患了肠道传染病以后,多数病人会出现腹泻及呕吐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机体脱水,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昏迷、休克直至死亡。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还会转为慢性腹泻,导致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并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
  
  ◆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当中,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经水和食物传播是霍乱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腹泻,严重时患者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起病急,可有高热、寒战、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 阿米巴性痢疾: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腹痛腹泻较轻,但可能引发肝脓肿和肠出血。
  
  ◆ 伤寒、副伤寒:致病元凶是伤寒和副伤寒杆菌,患者常表现为表情淡漠、皮肤出现玫瑰疹、肝、脾肿大,甚至肠穿孔。
  
  ◆ 出血性肠炎:其中由肠出血性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较为严重,且属于人畜共患急性肠道传染病。饲养、宰杀、运输、销售禽、畜的人受感染的机会多。
  
  ◆ 感染性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类肠道传染病。这类病发病率很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对老人和儿童的危害更大。
  
  ■ 肠道传染病的危害
  
  肠道传染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跑肚拉稀,也就是腹泻,但是它的危害远远不是多去几趟厕所那么简单。患了肠道传染病以后,多数病人会出现腹泻及呕吐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机体脱水、代谢紊乱,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昏迷、休克直至死亡。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还会转为慢性腹泻,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并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 认识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的食物,或变质的肉类、水产品、蔬菜、植物等食物或化学品后,感觉胃肠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的动物和有毒的植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
  
  ■ 怎样发现肠道传染病
  
  出现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患者大便次数增多,比正常时多三次以上,并可能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应立即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及大便化验结果进行诊断。


  
  ■ 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
  
  ◆ 不喝未经煮沸的水,避免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凉拌菜等,吃剩的食物要储存在冰箱中,并尽早加热食用。凉拌菜制作完成后,要及时食用,不宜存放过久。一旦发现食物腐烂变质,要立即倒掉。
  
  ◆ 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微生物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甲鱼、牛蛙等水海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盐腌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 加工生、熟食品时要将刀、案分开,容器分开。
  
  ◆ 市场上销售的未标有“消毒”字样的洗涤产品可以很好地祛除油污,但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在家庭中,碗筷的最佳消毒方式就是煮沸消毒。
  
  ◆ 购买食品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购买无证、无照商贩的动物食品和熟食品。
  
  ◆ 不要到没有卫生许可证、服务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设施不全的小型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处就餐。
  
  ◆ 要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
  
  ◆ 外出旅行时,可以自带真空包装的食品和水,到正规的饭店或旅行社指定的饭店就餐。不吃凉菜或者在卫生许可证上标明“含冷荤”的餐馆里买凉菜。
  
  ◆ 不吃不认识的植物或其他可能有毒的食品。
  
  ◆ 餐具要消毒、洗刷干净。


  
  ■ 腹泻患者应知应会
  
  ◆ 吃清淡饮食,不要吃大鱼大肉。不吃生冷食品。
  
  ◆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 与他人分餐,碗筷和水杯每天要煮沸消毒。
  
  ◆ 患病期间生活用品也要与家人分开使用,以免因接触造成疾病传播。
  
  ◆ 经常使用肥皂、香皂或者洗手液及流动的水认真洗手。
  
  ◆ 内衣裤洗干净后要拿到阳光下暴晒,也可采用煮沸消毒或者使用开水烫。
  
  ◆ 一定要到医院肠道门诊接受治疗,不要自行服药。
  
  ◆ 腹泻严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和口服补液盐,也可接受输液治疗。
  
  ◆ 注意搞好卧室、厨房及卫生间的清洁卫生。
  
  ■ 食物中毒患者应知应会
  
  ◆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要及时催吐(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如有可能,保留所吃的食物或者保留呕吐物,交给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验。
  
  ◆ 向医务人员提供如下信息:就餐的时间、地点,所吃的食物,所喝的水,如果是几个人共同就餐,要提供共同就餐者的名单。
  
  ◆ 症状严重者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特别提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患者的咽部、粪便均可排出病毒,疱疹液中也含大量病毒。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夏秋季多发,潜伏期一般3-7天,多数病人突然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虽病损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预防该病也要从注意个人卫生入手,家长要教育孩子勤用流动水加肥皂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托幼机构要对环境、玩具、日用品、食具等定期进行消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并及早报告。医院要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低烧不退怎么办 7个小妙招帮你解决

上一篇:

血压低怎么办 血压低的食疗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