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2019-03-01 15:02:33浏览:91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吃些御寒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温补又美味。然额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禁忌,以免造成身体上的不

冬天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吃些御寒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温补又美味。然额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禁忌,以免造成身体上的不适就得不偿失了。那么喜欢吃羊肉的你知道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吗?和什么搭配一起吃最佳呢?

  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山村

羊肉饮食禁忌

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山村

 一、吃羊肉有什么好处,羊肉的食疗作用介绍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二、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醋

  羊肉可不能跟醋一起吃。很多人吃点啥都爱加点醋,喝羊肉汤的时候也习惯性地要放醋以为这样才够味。殊不知羊肉性热,而醋与寒性食物搭配起来才最好,如大闸蟹,与热性的羊肉搭配起来吃很不适宜。

  2、西瓜

  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

  3、红豆

  羊肉和红豆相克,如果同食,会引起中毒。红豆性味甘、咸而冷,能利水消肿,利小便,解热毒,通乳汁;羊肚性温,味甘,具有健脾益胃、补虚祛损、涩汗止尿、促进食欲之功效。二者性味与功效皆有所背,所以不宜同食。

  4、乳酪

  《金匮要略》记载:“羊肉不共生鱼、酪食之,害人。”乳酪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其成分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来说,乳酪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乳糖、丰富的维生素和少量的无机盐。乳酪性寒,味甘、酸,而羊肉为大热之品,两者性味相反;而且乳酪中含有丰富的酶,遇到羊肉中的营养素之后,可产生不良反应,既影响营养价值,又影响健康。

  5、生鱼片

  羊肉与生鱼片共食有4不宜:羊肉大热,而生鱼片配以姜、蒜、醋皆辛热之晶,益助其热,此一不宜;羊肉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鱼片肉生,其酶未推动活性,二者同食变化复杂,易发生不良反应,此二不宜;羊肉气膻,生鱼片味腥,腥膻杂进,亦非佳味,此三不宜;生鱼肉中易感染寄生虫,此四不宜。

  6、南瓜

  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羊肉别和南瓜一块儿吃,这容易诱发黄疸和脚气病。论起性质来羊肉与南瓜都属温热的食物,如果同时一块儿吃也极容易上火。同样的道理,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

  7、栗子

  不能和栗子一起吃。二者都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相宜,甚至可能同吃还会引起呕吐。

  8、荞麦

  孙思邈曰:“荞麦酸微寒,食之难消,久食动风,令人头眩,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不过八九顿,即患热风,须眉脱落,还生亦稀。”荞麦气味甘平,性寒,具有降压止血、清热敛汗之功效;而羊肉为大热之品,功能恰好与荞麦相反,而且两者皆可引发动风。长久共食后,易使人患热风症,甚者须眉脱落。

2.png

  9、柚柑

  羊肉与柚柑同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柚柑属于热性水果,与羊肉同吃容易助热生火。

  10、豆瓣酱

  《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同豆酱食发痼疾。”民间也有流传:“猪不吃姜,羊不吃酱。”豆酱是豆类熟后经过发酵制成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氨基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性味咸寒,具有解除热毒之功效。羊肉是大热动火之物,与豆酱的功能恰好相反,两者长期共食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者引发痼疾。

  11、梨

  若两者同时食用,梨中的一些酶可将羊肉的酵素分解,阻碍消化,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肚痛等。

  12、栗子

  羊肉也不能和栗子一块儿吃。无论是两者放在一起炖还是炒都不适宜,因为两者一起吃会引起消化不良,有时也可能会引发呕吐。

  13、茶

  羊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吃完羊肉后不适合立即喝茶。因为羊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多,而茶叶中则含有大量的鞣酸,两者相遇就会产生鞣酸蛋白质,或可致便秘。这个道理就跟在牛奶中不能放茶叶一样。所以吃羊肉火锅最好下点儿黄酒或者酸奶,而不要喝什么红罐凉茶。

  三、羊肉和什么搭配食疗效果最好,羊肉的最佳搭档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凉性蔬菜一般有冬瓜、丝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茭白、笋等;吃羊肉时最好搭配豆腐,它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下面为您介绍羊肉的最佳搭档。

  1、黑豆

  羊肉搭配黑豆最好

3.png

  羊肉是冬季进补佳品更是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可制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葱爆羊肉等,时下正是吃羊肉进补的大好时机,说起炖羊肉的配菜,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白萝卜,但是,最能体现羊肉温阳补肾的功效是与豆类搭配,豆豉、豆酱等美味的调味品都是黑豆做的,与其他豆类相比,其最大的优势是补肾,还能滋阴活血。

  羊肉搭配黑豆的好处

  第一:从中医的角度分析,黑豆具有“补肾、补五脏、暖胃肠、壮筋骨、活血化瘀、祛风、解毒、益寿”的良好功效,而羊肉具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作用,因此两者同食,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尤其适合肾虚体寒、气血两亏的人食用。

  第二:羊肉和黑豆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但它们的来源不同,两者一起炖煮,其中的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能够氨基酸互补,更有利于蛋白质的利用;

  第三:羊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黑豆中含有的植物固醇具有抑制人体吸收“坏”胆固醇、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同时黑豆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保护血管;

  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约为10:1,具体做法是

  将黑豆洗净提前浸泡4~12小时;把羊肉洗净切块,如果感觉肉不太新鲜,可以先进行沸水焯烫,注意焯烫时间要短,去掉血水即可;把肉、黑豆和浸泡豆子的水一起放入铁锅或砂锅当中,加入适量的冷水,水量不用太多,能没过肉即可;再加入料酒、生姜、葱段等可以去膻的调料,调味料不宜过多,以免夺去肉本来的香味;调料加好之后,大火烧开,然后改成微火慢炖。一直到汤香气扑鼻、肉柔软好嚼、黑豆软烂为止。出锅的时候,撇去浮油,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盐、葱等调味即可。

  2、还可以和孜然搭配

  孜然对于羊肉来说基本上能等同于“原配”的地位,尤其是烤的羊肉加上孜然,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不知道是谁最先发现了它们的缘分,羊肉架在炉上,微微变色的时候就撒上孜然,随着温度变高,渗出的油脂引爆了孜然的味道,两个香味一起在深夜的路边飘来,勾起了无数贪吃和减肥灵魂的呐喊。

  3、白萝卜

  跟孜然的干柴烈火不同,白萝卜和羊肉感情显得安静很多,你侬我侬的“润物细无声”。羊肉的味道总是带着一股小伙子般的燥气,而白萝卜则最有姑娘般的柔情,在慢慢咕嘟着的汤锅中,萝卜清淡又解热的微香将羊肉的味道打磨的柔滑而醇厚,出锅前点上一点香菜,就着诱人的香味洒脱的我喝上几口,脑中就只能浮现出舒坦两字。

  4、葱

  无论是洋葱还是大葱,都是羊肉的优秀的小伙伴,他们“葱爆羊肉”的大名可不是一般二般的。葱对羊肉有点“一物降一物”的感觉,羊肉的膻味对它来说是分分钟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大火一爆炒,把葱充分炒软,就能只留下一盘鲜香。

  5、胡萝卜

  萝卜家族的又一位杰出青年,但是相比于白萝卜的清淡简单,它显然更具风情,充满变化。通常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浓郁味道的酱料会如影随形,附在羊肉身上,也透进胡萝卜里面,微甜的胡萝卜因为有了羊肉的鲜味格外浓香厚味。

  四、哪些人不宜吃羊肉?


  羊肉虽有良好补益功能,但也有其适应证。倘若患慢性病,尤其是患肝病者,均不宜食羊肉。

  因为羊肉甘温而大热,民间称为“发食”,加上羊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等,食后肝脏不能完全将其分解吸收,还可使肝脏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另外,某些热性病,如痰火湿热及传染病早期,浮肿,以及患外感、牙病、疖肿、痔疮等症者也不宜食羊肉。高血压、肝阳旺盛的人也不宜多吃羊肉,否则易引起头晕。

  五、吃羊肉不可不知羊肉的8种滋补妙用


  羊肉性味甘温。羊肉可治疗阳痿、早泄、经少不孕、产后虚羸、腹痛寒疝、胃寒腹痛、纳食不化、肺气虚弱、久咳哮喘等疾病。加入中药材,做成药膳,起到滋补和保健作用。

5.png

  1.羊肉250克,猪蹄1只,调料适量。羊肉翻炒,蒸米醋去尽膻味,与猪蹄焖熟。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腰酸及小腹冷痛、产后虚寒贫血等症。

  2.羊肉1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共煮粥,加油、食盐调味。主治体虚怕冷,腰腿酸软,肾虚阳痿,遗精早泄,月经不调,血虚经痛。

  3.羊肉1000克,甘草、当归各10克,食盐、生姜、桂皮、八角及水适量,小火焖熟。主治老人感冒,风寒咳嗽,体虚怕冷,腰酸腿软,小便频繁。

  4.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5克,加水煎至羊肉烂熟,去渣取汁服。用于脾胃虚寒,里急腹痛,产后腹中冷痛及腹中寒疝之症。

  5.羊肉150~200克,大蒜40~50克,虾米30克。先煮虾米、大葱后下羊肉,至肉熟。饮汤食虾与肉。适用于肾虚阳弱,阳痿,腰冷痛,畏寒,夜尿多等症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菠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上一篇:

白萝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