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不可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2019-03-03 23:59:50浏览:29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因为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容易患上抑郁症或是焦虑症。相信大家对抑郁症并不陌生,不少人认为焦虑症与抑郁症是一样的,同样

  因为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容易患上抑郁症或是焦虑症。相信大家对抑郁症并不陌生,不少人认为焦虑症与抑郁症是一样的,同样是心理疾病。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那么,抑郁症与焦虑症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一、抑郁症和焦虑症有何区别?

  二、哪些因素会引起焦虑症?

  三、焦虑症要如何自我治疗?

  四、抑郁症怎么治疗?

  五、不能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不可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山村

  抑郁症和焦虑症有何区别?

  症状有主次

  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但抑郁症以抑郁为主,焦虑往往只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反映,同时还伴有其他情绪反映,如强迫、疑病、恐惧等。临床中可用症状量表进行测试,分清症状的主次。

1.png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发病性质差异

  焦虑症是持续的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焦虑 情绪,或者是焦虑持续的时间过长,成为病理性的焦虑症状,是一种典型的情 绪障碍,而抑郁症是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状况,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

  治疗难度不一样

  焦虑症的治疗一般都能取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预后也能恢复得很好。但是抑郁症患者预后经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症状,维持治疗的时间也比较长。

4.png

  自杀念头

  焦虑症患者没有自杀念头,尽管害怕,但是还不是以死来逃避;而抑郁症患者往往有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行为。

  躯体症状反映不同

  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反映不同。焦虑症的躯体反映主要与植物神经相联系,比如呼吸、心跳、出汗等等;而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带有一定的稳固性,比如“梅核气”、两胁疼痛、周身沉重等等。

  心烦意乱、惊恐紧张

3.png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其实,焦虑症经常与焦虑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焦虑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焦虑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焦虑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焦虑抑郁症。诊断之后,然后再进行有效治疗。

  要正确区别抑郁症和焦虑症,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区分: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而且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具体来说,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①兴趣减退甚至消失;②对前途悲观失望;③无助感;④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下降;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2.png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作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作为精神病理现象的焦虑具有以下特点:①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恐慌或恐惧;②这种情绪是不快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迫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③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④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⑤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乱。

  焦虑症和抑郁症都有明显的关注因素,但是,在表现上,二者的指向不同,焦虑症更主要是对存在的或者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而抑郁症则是对存在的或者是将要发生的事情的超限的精神抑制状态。前者在过高的唤醒状态,导致了不安,恐惧,紧张,多虑,还有生理方面的呼吸急促,消化异常,尿频尿急,心慌,头晕,胸胀,胸闷等等,而后者在过高的抑制状态下,则以思维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注意力下降,同时以明显的悲观情绪为主。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不可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山村

  虽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是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临床上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

  哪些因素会引起焦虑症?

  1、遗传基因:焦虑症跟家族病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显示,在同卵双胞胎中,如果1人得病,另1人罹病机率只有50%。父母其中1人得焦虑症,子女得病机率为25%;若双亲都是焦虑症病人,子女罹病率提高至50~75%。研究发现有家族遗传焦虑症病史的患者,其第11对染色体发生异常。

  2、环境诱因:在众多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中最大因素就是环境。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诱发焦虑症,比方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健康等。

1.png

  3、疾病因素:罹患慢性疾病得焦虑症的机率较高。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焦虑症。焦虑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胰脏癌、脑瘤、帕金森症、阿兹海默症等。若干研究显示,焦虑症与心脏病有关连,多达一半的心脏病患者会得焦虑症,患焦虑症的男性得心脏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3倍。

  4、药物因素:对一些人而言,长期使用某些物(如一些高血压、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会造成焦虑症状。所以,药物也可能是导致焦虑症的原因之一。

  5、个性:一些个性上的特质,如自卑、过于依赖别人、自责、悲观、容易被压力击垮等,都会使你较易患上焦虑症。

  6、饮食:有时候,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饮食不规律也可以成为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例如缺乏叶酸(folate)与维他命B-12可能引起焦虑症状。

1.png

  7、抽烟、酗酒与滥用物:过去,研究人员认为焦虑症患者借助酒精、尼古丁与物来抒解焦虑症的低潮。但新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这些东西实际上会引发焦虑症及焦虑症。约有30%的严重焦虑症患者酗酒与滥用物。此外,焦虑症患者对尼古丁上瘾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

  焦虑症要如何自我治疗?

  1、情感宣泄:情感宣泄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紧张、焦虑讲给亲人或朋友,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者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忧郁。

  2、适量的运动: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消除一些导致焦虑的化学物质,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当你感到焦虑时,索性什么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有效的缓解了焦虑的情绪,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下面的事。

1.png

  3、做最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都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当你面临焦虑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歌、听音乐、看电视、打篮球等等,当你做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烦恼焦虑早就无影无踪了。

  4、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国大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当自己有焦虑情绪时,给自己以强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够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积极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虑。

  抑郁症怎么治疗?

  1、人际心理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病人的一些社交问题。如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焦虑症和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不可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山村

  2、音乐疗法:是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不仅能促进情感抒发消除抑郁烦闷情绪,还能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开阔胸襟,进而有益身心健康。

  3、“泄洪”——释放不良情绪:如果把心灵比喻成水库,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就是有野性十足的洪水。不要等洪水溢出了堤岸,才想到开闸放水。正确的做法是随时泄洪,给心灵留出容纳意外打击的能力。释放情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他人倾诉。如果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就把它写在日记本上或倾吐在录音机里。

1.png

  4、“空心”——放下压力:这的确是一个压力超负荷的社会。但是请记住,面对压力我们并不是毫无选择。很多时候,反而是我们主动地背起了大山。所以,请停止再讲“XXX给了我太大压力”、“我毫无办法”等诸如此类的话,换用另一种句式来表达同一件事,那就是:“我有压力是因为在面对XXX时,我是这么做的……实际上,我还可以那样做……”然后按照你所说的,真正替换你的行为。

  不能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1、健康(health)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1.png

不可忽视的精神健康小常识

  3、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精神疾病不代表精神健康。

  4、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成主观痛苦的一种疾病状态。

  5、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与躯体健康和躯体疾病一样,是由多个相互作用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决定的。

  6、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1.png

  7、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8、怀疑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医疗机构接受咨询和正规的诊断与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长时间看电视的危害 或影响大脑健康

上一篇:

常见的饮食误区有哪些 看你中招了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