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菠萝上火吗?吃之前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2019-03-04 02:42:14浏览:51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每次到了菠萝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会买菠萝吃的,而且菠萝的营养丰富,,还可以助消化,并且颜色鲜艳,味道酸甜多汁,但是我

  每次到了菠萝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会买菠萝吃的,而且菠萝的营养丰富,,还可以助消化,并且颜色鲜艳,味道酸甜多汁,但是我们买回来都会用盐水泡一下,可是菠萝吃之前为什么要用盐水泡呢?

菠萝上火吗?吃之前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山村

  菠萝上火吗

  菠萝属于热性水果,吃多了会上火。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春季,人们体内易生燥热,此时吃菠萝更容易引起人体上火。

  吃菠萝的量一次应控制在一个菠萝的1/5以内,如果菠萝个儿比较大,应控制在1/6以内,而且不能连续三天以上都吃菠萝。否则一定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上火现象。

  出现上火现象时,应停止食用菠萝,多喝白开水,也可喝些绿豆汤,以消除上火现象。眼、鼻上火的,可用淡盐水冲洗。

  一般来说菠萝一天吃200克左右的菠萝较为适宜。同时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的情况来决定,如果体内虚火较旺盛还是少吃点为好。另外菠萝不能几天连续吃,平均隔开两天食用一次较佳。

菠萝上火吗

  菠萝吃多了会怎么样

  1、头痛、呕吐

  菠萝含有的5-羟色胺成分是一种含氮的有机物,它具有促使血压升高和血管收缩的作用,如果使用过量的菠萝易引起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

  2、腹痛

  菠萝含有大量菠萝蛋白酶,此成分一部分会被胃液所分解,但是另外一部分会给人体造成过敏症状,从而引起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另外菠萝是一种凉寒食材,吃多了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3、皮肤发痒

  菠萝中含有一定的甙类物质,此成分对于人的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如果食用过多的菠萝,可以会引起皮肤发痒或过敏等症状。

  4、上火

  菠萝中含有一种叫菠萝蛋白酶的物质,此物质会分解蛋白质,从而造成我们口腔黏膜和嘴唇刺激反应,引发口腔上火症状,所以吃菠萝需要控制好量。

  菠萝为什么要用盐水泡

  吃菠萝之前一定要用盐水泡,因为菠萝含有一种“菠萝酶”的物质,直接食用,会对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幼嫩表皮有刺激作用,会使我们感一种麻刺痛的感觉。

  食盐能抑制菠萝酶的活力,用盐水泡过菠萝后,可以有效的抑制菠萝酶对口腔粘膜和嘴唇的刺激,同时也会感到菠萝更加香甜。

  菠萝含用大量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A、B、C,磷,柠檬酸和蛋白酶等物,可以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所含有的凤梨酵素则有助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利于人体吸收,饱餐之后来几片菠萝可去油腻、帮助消化。菠萝中钾含量高,适合做为高血压患者烹煮食物的调味剂,以取代盐的使用量。

  不过,菠萝中含有的菠萝酶是一种蛋白酶,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因此,少量吃有增进食欲的作用,但是过量的吃对人体是有害的会引起胃肠病。因此,吃时要适量。

  菠萝要用盐水泡多久

  菠萝最好泡半个小时左右,不仅可以避免过敏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使菠萝的一部分有机酸分解在盐水里,使得菠萝的味道显得更甜。此外,菠萝中还含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的吸收,用食盐浸泡也会中和其酸性,减少可能对身体的危害。

  吃菠萝的注意事项

  1、菠萝未作加工处理前不宜食用。

  菠萝食用前应将果皮和果刺修净,将果肉切成块状,在稀盐水或糖水中浸渍出其中的甙类物质后食用,若未作处理,会影响食用时的口味,菠萝中所含的甙类物质还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刺激。

  2、菠萝也是最易引起过敏的水果之一,这是因为菠萝中含有糖苷类物质、五羟色胺和菠萝蛋白酶。

  糖苷类物质容易引起口腔发痒;五羟色胺食后可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而菠萝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是引发菠萝过敏的主要成分。

  一些人食用菠萝15分钟到1小时后,即可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皮肤瘙痒、潮红、全身起荨麻疹以及四肢与舌发麻、多汗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若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很快康复。

  因此,有严重过敏体质和有高血压的患者不宜多吃菠萝。

  3、吃菠萝要用盐水泡一下。菠萝中含有刺激作用的苷类物质和菠萝蛋白酶,它们会分解体内的蛋白质,对口腔和皮肤有些许刺激作用,盐水能够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保护口腔和皮肤黏膜的健康。

  4、菠萝含有较多的草酸成分,食多了对肠胃有很大损伤,建议控制好量。

  5、菠萝的酸味有一定的凉身作用,患有低血压、内脏下垂的朋友建议少食。

  6、菠萝不宜喝鸡蛋一起食用,菠萝中的果酸会和鸡蛋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另外菠萝和白萝卜、牛奶也不宜一起食用,易造成身体不适。

  菠萝切开后可以放多久

  切开的菠萝如果是用保鲜膜包好放在置于7摄氏度以上的蔬果槽中(菠萝在6℃—10℃下保存,不仅果皮会变色,果肉也会呈水浸状)冷藏的话可以保存2天左右的时间吃时用盐水泡一下。

  如果是泡在淡盐水中可以保存24小时左右,将菠萝放在一个比菠萝大的器皿里,加水,水里加2小勺盐,水应没过菠萝,可以保存24小时,热带水果最好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贮藏。如果一定要放入冰箱,应置于温度较高的蔬果槽中,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天。

  小贴士:一般来说菠萝在隔夜之后可以继续食用,不过需要放置在冰箱的保鲜层中冷藏,这样可以保证酸甜口感和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不过最好还是现切现吃,不要搁置过久,而且自身免疫能力较差的人群也要少吃,以免会引发过敏反应的发生。另外,在将菠萝切开之后应该在淡盐水中进行浸泡,这样可以增加甜度。

  切开的菠萝保存小妙招

  1、用糖腌制

  将切开后的菠萝去皮后,切成块或片状,再加点糖进去进行腌制,或烘干,或晾干,可当做甜点来食用,这种方法可保存的久点。

  2、可做罐头

  将没吃完的菠萝切成大小差不多大的丁,放于一个碗中,再放入一汤匙白糖,将其煮开,冷却后,放入带盖的瓶子中密封,可保存1~2年。

  3、菠萝果冻

  可以将菠萝切成碎丁,和清水、冰糖一起放于锅中,用大火先将水烧开,再用中火蒸半小时左右后,放于杯子中,待其冷却后,可放到冰箱的冷冻层,2小时左右后,即可做成菠萝果冻。

  菠萝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菠萝饭后吃最好。

  菠萝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能帮助消化蛋白质,补充人体内消化酶的不足,增强消化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肯定,菠萝可以健脾胃、固元气。餐后吃些菠萝,能开胃顺气,解油腻,助消化。

  饭后吃菠萝的好处

  1、促进消化、缓解便秘

  当吃得过饱、出现消化不良时,吃点菠萝能起到助消化的作用,还可以缓解便秘。它之所以有助于消化,主要是其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在起作用。这种酶在胃中可分解蛋白质,补充人体内消化酶的不足,使消化不良的病人恢复正常消化机能。由于纤维素的作用,对便秘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2、开胃顺气、解油腻

  菠萝富含维生素B1,能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让胃肠道蠕动更顺畅。新鲜菠萝中含有的蛋白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因此餐后吃些菠萝,能开胃顺气,解油腻,帮助消化。正因为这些作用,菠萝在烹调中经常作肉质嫩化剂,菠萝咕老肉、菠萝牛肉就是两个例子。

  菠萝什么时候吃最好

  1、最佳食用期

  菠萝最好吃的时候往往是它的成熟期,四五月份是春菠萝的成熟期,菠萝在完全成熟前就会被采摘运送并售卖了,所以三月份菠萝就开始上市了,四月左右是菠萝最好吃的时候,夏菠萝的成熟期在七月,通常七月前后是夏菠萝最好吃的时间,而秋菠萝在十一月前后最好吃,冬菠萝一月前后吃最好吃,平时吃菠萝的时候需要先盐水浸泡至少半小时,而且饭后吃菠萝效果最好,能助消化清肠胃。

  2、成熟的季节

  菠萝的成熟期分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时段,春夏的菠萝通常会比秋冬的要好吃,因为光照更充足,而且吃菠萝的效果也最好,春季菠萝在四月左右成熟,夏季菠萝在七月左右成熟,秋季菠萝在十一月左右成熟,冬季菠萝在一月左右成熟。

  菠萝完全成熟之前就要被采摘,然后运送到各个城市售卖,所以菠萝通常会在成熟期的前一个月就开始上市了,早上市的菠萝会更嫩更酸一些,随着菠萝的成熟程度变化,后面的菠萝会越来越甜,但保质期也会越来越短,喜爱吃菠萝的人前期需要学会如何挑选熟菠萝,而后期则需学会挑选没熟透的菠萝。

  怎样挑选好的菠萝

  1、看外观形状

  优质较好的菠萝果实呈圆柱形或两头稍尖的椭圆形,大小均匀适中,果形端正,芽眼数量少。

  2、看外观颜色

  菠萝颜色呈淡黄色或亮黄色的成熟可以直接食用,颜色淡黄色,微带青绿光泽的,这样的一般是八分熟,如果是当天吃可买外观是淡黄色的,如果需要过2天吃的可选微带青绿光泽的。

  3、摸外观硬度

  用手轻轻按压菠萝,坚硬而无弹性的是生菠萝;挺实而微微软的是成熟度较好的;过陷甚至凹陷者为成熟过度的菠萝;如果有汁液溢出则说明果实已经变质。

  4、用鼻嗅

  就是用鼻子闻菠萝香味,未成熟的菠萝闻起来没有什么味道,外面淡淡清香的,切开后香气扑鼻的是成熟的菠萝,外表皮就有很浓香气的菠萝说明成熟过了。

  5、看果肉

  切开后,可见良质菠萝的果目浅而小,内部呈淡黄色组织致密,果肉厚而果芯细小,劣质菠萝果目深而多,有的果目可深达菠萝芯,内部组织空隙大,果肉薄而果芯粗大,如果是未成熟的菠萝果肉比较脆,且颜色有些白。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怎样可以瘦腿瘦臀的最快方法图解

上一篇:

胡萝卜生吃有营养吗,怎么吃最有营养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