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

2019-05-20 17:01:44浏览:46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肾性骨病用什么药1.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2. 什么是肾性骨病3. 肾性骨病有什么症状二、肾性骨病如何调理三、肾性骨病要

文章目录

一、肾性骨病用什么药
1.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2. 什么是肾性骨病3. 肾性骨病有什么症状
二、肾性骨病如何调理三、肾性骨病要注意什么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

氧氧化铝:以液体效果最佳,每次5~10ml,片剂每次2~3片,每日3次,为防止低磷导致软骨病,每2个月查血磷1次,要控制饮食中磷摄入不超过2g/d,否则用药无效。要防止铝过多,沉积到脑、骨,产生难治不可逆软骨病,有人认为这与缺磷有关。为防止铝中毒,在血磷正常后可改用碳酸钙,不宜给予含镁的药物,因镁能促进PTH溶骨作用,易致迁移性钙化。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

碳酸钙:减少饮食中磷,正确控制血磷、AKP、PTH。单用碳酸钙有效。肾小球滤过率(GFR)10~40ml/min,补钙112~115g/d;GFR<10ml/min,补钙1~2g/d。钙剂与钙化醇合用较好,但要定期测血钙和血、腹透析液,高血磷补钙,会产生较多磷酸钙,致软组织钙化危险,因此血磷应低于1178mmol/L时补钙为宜。血磷低于0.65mmol/L易发生高血钙。

二氢速固醇AT10:增加肠道钙吸收,改善纤维性骨炎0.25~0.375mg/d,停药1~2周后高血钙自动纠正。

25-OHD:开始100μg/d,待血钙升高;维持量50μg/d,血液透析时应用加倍量,高血钙停药1周即纠正。

1-α-OHD3:抗痉挛药降低其活性,严重纤维性骨炎0.5~4μg/24h有效,对血钙生物作用3~4日,但有报道会损害肾功能。

肾性骨营养不良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骨代谢病。简称肾性骨病。表现为钙磷代谢障碍,酸碱平衡失调,骨骼畸形并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骼方面表现为骨质 疏松、骨软化、纤维囊性骨炎、骨硬化及转移性钙化。幼年可能引起生长发育障碍。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防治骨畸形及骨折、高血磷及维生素D缺乏;缓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预防软组织转移性钙化,加强骨质矿化。尿毒症加剧者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

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晚期突出症状是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着,运动或受压时加重,走路摇晃甚至不能起床。其他尚有身高缩短,骨外钙化导致的皮肤瘙痒,带状角膜病,红眼综合征,腕管综合征,以及自发性跟腱断裂、骨折、生长发育迟缓、皮肤溃疡、组织坏死、软组织钙化等。

Ⅰ型(囊性纤维性骨炎):骨活检病理改变见后述。X线:骨膜下吸收、骨囊性变、皮质变薄,常见于指骨和颅骨。全身普遍脱钙、骨密度减低、转移性钙化等,血清AKP、PTH和磷升高,血磷接近正常。

Ⅱ型(骨软化症):骨痛、肌无力活动加剧,轻微外伤即可骨折。诊断主要靠骨活检(如前述病理变化);X线表现为Looser区或假骨折线,皮质变薄,骨质密度普遍降低,骨质疏松,小梁粗糙、模糊;血钙、磷、AKP增高。口服标记四环素后做骨活检,矿化缺陷,四环素弥散分布。

Ⅲ型(混合型):混合性病变兼有纤维性骨炎和骨软化症的表现。

肾性骨病如何调理

生活中应合理选择食物,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及钙、磷、蛋白质的比例。多吃营养丰富、高蛋白、低磷、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又好吸收易消化的食物。每日摄入充足的热量,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运动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丢失的重要手段,能减轻肌肉萎缩、提高运动强度和耐力,改善精神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有助于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肾性骨病用什么药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回归社会培养个人兴趣,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增加对医护的信任,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

肾性骨病要注意什么

避免摄入磷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高度加工的食物,但是像肉类和蛋类等优质蛋白,虽然磷含量较高,吃还是要吃的,需要注意量的摄入,具体的建议咨询肾科营养师来制定个体化的膳食计划。

与食物一起服用的降磷药物也很重要,比如,含钙的“磷酸盐结合剂”: 碳酸钙和醋酸钙;非含钙的“磷酸盐结合剂”: 司维拉姆和碳酸镧。

定期复查,除了每1-3个月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还需要做血管钙化的评估。一般每半年借助X线腰椎的侧位片来看腹主动脉血管钙化的情况,通过心脏超声来看心脏瓣膜钙化的情况,或者做螺旋CT看冠状动脉钙化的情况。通过评估血管钙化的情况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另外,还可以做一些骨骼质量的检查,比如CT、X线、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标志物等来判断并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肾衰竭能生育吗

上一篇:

颅鸣和耳鸣怎样区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