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清热解毒的药品

2019-05-28 09:39:43浏览:6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 清热解毒的药品二、清热解毒的食物三、清热解毒的中药清热解毒的药品1、牛黄解毒片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

文章目录

一、 清热解毒的药品二、清热解毒的食物三、清热解毒的中药

清热解毒的药品

1、牛黄解毒片

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片0.3克)每日2~3次;丸剂,每次1丸(0.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酌减。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四环素族并用,亦不宜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清热解毒的药品

2、六神丸

组成:蟾酥、麝香、牛黄、雄黄、珍珠、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积火盛所致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皮肤疮疖等。

用法:含服,每次10粒,每日1~2次。小儿1岁服1粒,2岁服2粒,3岁服3~4粒,4~8岁服5~6粒 ,9~15岁服8~9粒。外用时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患处。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烂化脓者不可外敷。

清热解毒的药品

3、三黄丸

组成:大黄、黄连、黄芩。

功能:清热泻火,消积导滞,退黄通便,止血祛淤。

主治:三焦热蕴所致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心下痞满、心膈烦躁、不思饮食、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痔疮下血。

用法: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孕妇服脾虚便溏者忌服。

4、消炎解毒丸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蟾酥、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口舌生疮。

用法:口服,每次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5岁服8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10粒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数次搽敷。孕妇忌服。局部破溃者禁用。

5、牛黄清心丸

组成:牛黄、栀子、黄连、黄芩、郁金、朱砂。

功能:清心镇惊,泻火解毒,化痰开窍。

主治:痰热壅盛,热入心包所致谵语烦躁、高热昏迷、头晕目眩、惊痫抽搐、喉呜痰涌、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温水送下。小儿酌减。凡虚脱之症禁用。

6、芎菊上清丸

组成:川芎、菊花、防风、荆芥、薄荷、黄柏、黄芩、栀子、滑石、桔梗、甘草。

功能:散风清热。

主治:上焦风热所致头痛、头晕、暴发火眼、鼻塞、耳鸣等。

用法: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7、黄连解毒丸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金银花、升麻、防风、牛蒡子、赤芍、当归、甘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三焦火盛所致疮疡初起红肿疼痛、痘疹肿毒、大便秘结、口舌糜烂、目赤肿痛、烦燥发热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清热解毒的食物

1、百合:清心养神

百合味甘、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润肺解渴、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状。

2、梨:生津润燥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

3、白萝卜:清肺润喉

白萝卜是中医食疗经常选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

4、柿子:消痰止咳

柿子性寒,能清热、消痰、止咳,故热咳者宜食之。

清热解毒的中药

1、蒲公英: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2、栀子: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3、连翘: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肾虚脱发吃什么好

上一篇:

月经迟迟不来吃什么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