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

2019-05-28 15:09:44浏览:8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二、 清热解毒植物三、清热解毒的主要分类四、清热解毒方法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1、绿豆绿豆具清热

文章目录

一、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二、 清热解毒植物三、清热解毒的主要分类四、清热解毒方法

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

1、绿豆

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益于、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无机酸、维生素受到分解而降低作用。

2、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对于除口臭。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表现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参与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乾。养分又能促进排便!

3、牛蒡

牛蒡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并有调整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纤维保有水分、软化粪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随时饮用,长期服用。

4、莲藕

莲藕的利尿作用,能促进体内废物迅速排出,莲藕冷热食用皆宜,将莲藕榨打成汁,可加一点蜂蜜调味间接饮用,也可以小火加温,加一点糖,趁温热时喝。

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

5、绿豆芽

绿豆芽的营养价值也毫不逊色,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胡萝卜素、钙(钙食品)、磷、铁(铁食品)等多种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绿豆芽、黄豆芽的不同功效虽然绿豆芽、黄豆芽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便秘食品)、目赤肿痛等患者食用。黄豆芽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血压食品)、美肌肤的作用。

清热解毒植物

夏桑菊也是常见的清热解毒凉茶。夏桑菊,源自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味道甘甜,气味芳香,可以清热解毒。1980年,星群药业采用独家保密工艺,在全国首创夏桑菊,工业化大生产近30年。经过市场的培育和洗礼,星群夏桑菊颗粒遍布广东及华南地区,销往港澳、美加等地区,惠及亿万人民。“星群夏桑菊,清肝兼明目,清热解疮毒”如今家喻户晓,深受市民欢迎。

1、夏桑菊不是一种植物,夏即夏枯草,桑即冬桑叶,菊即甘菊。

2、夏枯草:归肝胆经。禀纯阳之气,补目肝系之厥阴血脉,以阳治阴,疗效如神!为清肝、护肝“圣药”。专治目珠夜痛、头目眩晕。

3、桑叶:善平肝风,叶芳香亦走肺络而宣肺气。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

4、野菊花: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可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行水祛淤、消疮散结。

清热解毒除湿的食物

5、桑叶、野菊花均可清透肺络之热,与夏枯草合用,既可清肝热,明目止眩晕;又可疏散风热。三药共奏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风散热、解疮毒之奇效。

清热解毒的主要分类

由于发病原因不一,病情变化不同,患者体质有异,故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血分之分,有实热、虚热之别。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五类:

1、清热泻火药

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

性偏苦燥清泄,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等证。

3、清热凉血药

主入血分,功能清血分热,主治血分实热证。

4、清热解毒药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

5、清虚热药

功能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

清热解毒方法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着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着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老人骨折吃什么营养品

上一篇:

牙龈痛吃什么食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