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适量吃点苦,身心才安康

2019-05-30 16:24:25浏览:10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然,在中医药理来说,这种苦只是带苦味的食物。苦味虽然味道不佳,但饮食上也不能没有苦,苦味具有清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然,在中医药理来说,这种苦只是带苦味的食物。苦味虽然味道不佳,但饮食上也不能没有苦,苦味具有清热去火、燥湿、坚阴的三大功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苦味的清热功效。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出现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小便疼痛等问题,这往往与心火和小肠火盛有关。只要降火,上述身体不适也就随之好转。降心火和小肠火,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适当进食苦昧。
适量吃点苦,身心才安康

医五行学说认为,苦味人心和小肠,能清热祛火、解毒消炎、心安神。心和小肠中过旺的火气被除掉了,也利于脏腑阴阳气血的调和。进食苦味为何有助于脏腑整体的阴阳平衡呢?这也与苦味人心和小肠有关。

酸甜苦辣咸五味,除掉苦味,其他四味我们每天都会有所摄入。只有五味均有所摄人才符合身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如果饮食中少了某一味,就会导致脏腑阴阳失衡,由此导致疾病发生,这也是饮食离不开苦味的原因之一。苦味指的是苦寒类药物或者食物。


中医认为不管是苦味药物还是食物均可分两类,一类是苦寒,另一类是苦温。苦寒可清热去火,苦温则除寒燥湿。如果是上火了,用苦寒类药物或者食物比较适宜,苦寒类的药物有黄连和大黄等,苦寒类的食物有西瓜、香瓜、绿豆、杏仁等。
适量吃点苦,身心才安康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苦味都能去火,但苦寒和苦温均可燥湿。湿邪是一种阴邪,它往往和其他外邪一起侵袭人体。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及脾。脾属土,土容易吸水损伤脾胃,而夏天又是火气和湿邪最猖狂之季,为此夏天保健应除湿和除热相结合。祛火燥湿,适当进食苦味无疑是有效的法子。对于苦味的燥湿功效,《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从古老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苦确实有燥湿安养脾胃之功效。

护脾胃也有助于养心。记得有一位患者因为湿热困脾导致浑身乏力、嗜睡,后来在我的建议下用苦味进行调理。一个多月后,患者来复诊,胃口好了,也不再嗜睡,还有一些可喜变化:心情不烦躁了,睡眠也比以前香甜了,脸色比以前红润了。患者之所以出现上述可喜变化,就在于增强了脾胃功能,不仅有利于脾胃伯有利养心安神。


五行中脾胃属土,土能滋养万物。对此,《易经》中说:“至哉坤元,万物滋生。”土是万物之源,自然心之阴阳气血也有赖于脾胃化生的气血精微来充养。脾胃功能调畅,心得所养,则有助于预防与心有关的一系列疾患。可以说,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
适量吃点苦,身心才安康
除了能燥湿外,还能坚阴。所谓“坚阴”,为固守保存阴液之意。在前面我说过苦味能泻火,将心和小肠中的火气泻掉了,可以防止火的炎热之性损伤身体中的血和津液,这实际上就是在“坚阴”。

苦味的三大功效,归结于养心和小肠。为此,平素心火比较旺盛,小肠有火、小便不利的患者不妨适当吃点儿苦的食物。仙人掌黄花瘦肉汤,就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食疗方中的仙人掌和猪瘦肉、黄花菜搭配,不但让菜肴色彩丰富,口感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身体的补益作用。仙人掌在方中的功效为泻心火和小肠火。肾水可以克制心火,这里配以猪肉则有助于滋阴以补肾水克制心火。黄花菜主要是滋养脾胃以养心的。这道苦味药膳比较适宜在心火比较旺盛的夏季食用。


苦味虽然功效多,但食苦也应适当。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对于苦味往往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拒绝吃苦味的食物;一个则是过量食用。苦味所亲和的脏腑为心和小肠,为此适当吃苦味食物对心和小肠有益,也有助于维持脏腑的阴阳平衡。如果饮食中少了苦味,导致脏腑阴阳偏颇就容易生出疾患。为了健康一定要适当吃苦,但是吃苦不能过量。过食则损伤心和小肠,也不利于肺和脾胃的健康。
适量吃点苦,身心才安康
五行中火克金,正常情况下心火克制肺金,心火不足可导致肺金过旺而燥。过量食苦味,因为大多数苦味都是性寒的,可能导致心火失去了对肺金的克制能力。心火不能克制肺金,会出现反克的现象。肺金克制心火,进一步对心造成损伤不说,还会因为肺气过旺而影口向肺主宣发和肃降功能,患者出现咳嗽、痰多、皮肤枯槁、毛发脱落等。

心为脾之母,过食苦损伤心的生理功能,也会累及到脾,导致脾胃生理功能失常,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脾胃不能正常消化,不能正常化生气血,不仅不利于养心,也会波及其他脏腑。为此不管是出于养心,还是养肺、养脾胃,进食苦味都应适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盘点那些擅长补血的食物

上一篇:

喜好何种味道洞察脏腑的秘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