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我国古代的老年食疗

2019-06-02 18:23:27浏览:24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食疗,全称饮食疗法,是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利用特殊的饮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我国食疗起源于夏朝之前,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

食疗,全称饮食疗法,是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利用特殊的饮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我国食疗起源于夏朝之前,距今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说商朝宰相伊尹著的《汤液论》,就是采用烹调法制药疗疾。周朝曾于公元前1066年,设“食医中士”的官职,专门负责以食治病。到了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用“猪肤汤”和“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咽痛和产后腹痛,都是典型的食疗方剂。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有《食经》一书,系统地阐述了食疗的功效,该书虽已失传,但对食疗的发展可说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食疗被推崇用于老年病,应归功于唐初的医学家孙思邈。孙氏擅长治老年病,他认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而“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药势有所偏助,令人脏腑不平,易受外患”,因此他提出老年病的治疗应着重食疗。由于孙氏的大力倡导,食疗在唐宋时期得以发展。至宋朝王怀隐著《太平圣惠方》问世时,食疗便已初步形成了一门专科。

宋神宗年间,泰州兴化县令陈直撰写了我国早期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书中列方231首,其中食疗方剂有162首,占70.1%。这说明陈氏在治疗老年病时,把食疗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到了元朝,陈氏这本书由邹续增了三卷,更名为《奉亲养老新书》。该书在元、明、清三朝流传很广,还传到朝鲜和日本,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老年医药,饮食保健的普及读物。在明清时期,有关饮食养生、食物本草、食疗和食疗方剂的著作层出不穷,不仅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更臻完善,而且食疗的重点由老年人扩大到妇女、儿童,受到普遍重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多吃苹果香蕉可防老年痴呆症

上一篇:

十大美食能令你返老还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