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2019-06-04 21:38:44浏览:37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样处理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注意事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

文章目录

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样处理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1.1、甲肝为良性自限性疾病,甲肝病毒由粪便污染,经口传染,特别是对毛蚶类食品更应注意。

1.2、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教育,注意餐具消毒,特别对生拌凉菜要注意卫生。

1.3、如孕妇曾接触甲肝患者,力争能于2周内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一般为0.02~0.05mg/kg。Lerman等1993年指出应用免疫血清球蛋白(ISG)0.02ml/kg,可获得2个月的保护期;若剂量为0.06ml/kg,则可延长保护期至6个月。他认为如欲短期内预防甲肝感染,注射2ml免疫血清球蛋白即可。若注射5ml免疫血清球蛋白,则能维持5~12个月的被动免疫力。

2、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产科常见的传染病,对母婴的影响均较大,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深入,从而使该病对母婴的影响,如母婴垂直传播、母婴死亡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更受到关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为0.025%~0.08%,而妊娠晚期的发病率较高。

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3.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甲肝产妇在孕中期与孕晚期的妊娠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2.3‰和125‰,即孕晚期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3.2、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乙肝对妊娠的影响:乙肝孕产妇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此与妊娠晚期患急性黄疸型肝炎特别是重症甚或暴发性肝炎有关。暴发型肝炎的死亡率孕妇较非孕妇为高。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尤易发生暴发型肝炎。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怎样处理

1、妊娠早期:妊娠合并轻型病毒性肝炎可继续妊娠,同时给予保肝治疗。若病情较重,应积极治疗肝炎,待病情好转后,可以考虑中止妊娠(人工流产),以免对妊娠不利,影响母子安全,又可防止肝炎进一步发展。

2、妊娠中晚期:手术引产危害较大,一般不考虑终止妊娠。但病情严重者,经过多种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就要考虑终目止妊娠。

3、分娩期:应配好新鲜血,做好抢救休克及新生儿窒息的准备。尽量采取阴道分娩,但要减少产妇的体力消耗。重点是防治出血。

4、产褥期:应用抗生素预防产后感染。严密观察产妇的肝、肾、心的功能变化。产后不宜哺乳,以减少体力消耗和防止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1、供给充足维生素

这是妊娠期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也是满足胎儿健康发育和避免畸形的需要。胎儿生常发育需要大量的维生素C,当患肝炎时,母体的维生素C更易发生不足,故妊肝患者每日维生素C的供给量标准应为80~100毫克。

2、注意饮食中钙、磷的供给

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对胎儿生常发育至关重要,母体血钙降低时,可发生肢体抽搐,严重者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每日应供给钙1.5克,可多吃含钙量高的牛奶与奶类食品,如不足时应增服钙剂。

3、注意饮食中铁、钙等的供给

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高,孕妇除需要补充自身消耗外,尚需储留相当数量的铁,以补偿分娩时的损失,同时胎儿也要储存一部分铁,以供出生后6个月内的消耗。

4、注意补充叶酸

叶酸参与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由于妊娠期雌激素、孕酮分泌增加,加之肝炎病毒的破坏,造成叶酸的代谢紊乱,易使患者产生巨红细胞性贫血。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肝癌晚期有什么症状

上一篇:

肝囊肿最佳治疗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