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固醇越少越好吗

2019-06-06 19:13:01浏览:80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胆固醇越少越好吗?提到胆固醇,人们总是和高血脂、亚健康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总听到人们聊怎么降低胆固醇。

养生之道网导读:胆固醇越少越好吗?提到胆固醇,人们总是和高血脂、亚健康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总听到人们聊怎么降低胆固醇。那么,胆固醇越少越好吗?下面带您认识一起来认识胆固醇。

胆固醇都是不好的?

一般我们称高密度脂蛋白为“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为“坏胆固醇”,但实际上,原本胆固醇并无真正的好坏之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用途,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由于人体体内的胆固醇值会上下波动,只要波动值在允许范围内,人们根本不需要纠结胆固醇的值。

胆固醇是制造细胞膜、合成胆汁、各种激素和维生素D的前置原料,承担着分解营养素、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职责。尽管我们会从饮食中摄入胆固醇,但实际上人血液中含有的胆固醇有75%都是在肝脏、小肠和其他细胞内自行合成的。

胆固醇低了会怎样呢?胆固醇低的危害:

首先,胆固醇降低会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引发脑卒中等疾病。我们知道,胆固醇在体内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并对维持和营养细胞膜,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低,就会影响到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最终影响到血管的弹性。

其次、低胆固醇的人癌症发病率升高,其中的致病机理不明。但我想这与低胆固醇不能很好的营养细胞膜,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有关。关于这一点,我想有关65岁以上的老人应该提高胆固醇的摄入量,补充优质蛋白等措施,可使老年人长寿的报道是有根据的。

再次,低胆固醇者免疫力下降,激素缺乏。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其中孕醇酮、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的前体都是胆固醇。这些激素对调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人体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比如皮质激素合成减少,就会导致应激能力降低,免疫力下降,使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若性激素合成减少,则影响正常性功能。

最后,低胆固醇者易冲动。科学研究发现,胆固醇和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成分。生物膜中的胆固醇结合疏松,可与血清胆固醇自由交换。因此,血清胆固醇降低可使脑细胞膜上的胆固醇减少,从而使细胞上依附于脂类的5-羟色胺受体减少。临床医学已证实,脑中5-羟色胺低下时,有自杀倾向的抑郁行为和侵袭行为增加。

很多年轻人觉得胆固醇与中年人的健康挂钩,其实则不然。其实这与饮食息息相关。对于胆固醇,有什么我们应该知道的知识呢?

零胆固醇食物对心脏有好处?

胆固醇一直以来都给人以“会瞬间提高血糖值”“会进入血管造成动脉硬化”的印象,因此,一部分沙拉酱与蛋黄酱也以植物性食材代替鸡蛋作为原料,以“不含胆固醇”为销售噱头生产和贩卖产品。实际上,胆固醇对心脏的影响如今并不明确。

看起来没有什么好处的胆固醇,实际上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制作胆汁与激素的原料,而胆汁和激素能够促进人体摄入的脂肪的消化吸收,胆固醇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存在。相比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更明显。一旦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就很容易引起粉瘤,造成血管狭窄,血压上升,如果堵塞毛细血管,甚至可能诱发脑梗塞。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

鸡蛋是高胆固醇食物?

说到胆固醇,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鸡蛋,也有人会将吃鸡蛋与胆固醇的摄入量联系起来。鸡蛋中的确含有胆固醇,但鸡蛋中的胆固醇是“植物性胆固醇”,它也被称为“好胆固醇”,更专业的说法是“高密度脂蛋白”。美国心脏协会提倡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mg,1个鸡蛋中约含200mg胆固醇,这样一看,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的确非常“可观”,但鸡蛋中含有的胆碱具有调节中性脂肪量的功能,不会导致内脏脂肪和身体脂肪的增加。

因此,鸡蛋中含有的胆固醇相比会提高血胆固醇的动物性胆固醇,是一种更加优质的营养素。同时,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与含量平衡的氨基酸,是一种性价比高的营养食品。如果每周吃2-3次鸡蛋,完全不会有任何问题。

与其关心胆固醇量不如关心饮食的“质”。

很多人都抱着“一定要降低胆固醇的含量”的想法,但实际上,不仅要关注体内胆固醇的量,更应该关注胆固醇的“质”。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平衡膳食,做到所有的营养素都全面地摄入,而不是一味考虑不能吃胆固醇同时忌食很多食物,最后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甚至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吃牛油果可以降低胆固醇

上一篇:

胆固醇高能吃猪血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