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慢性胆道感染治疗药物

2019-06-06 19:46:08浏览:68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慢性胆道感染治疗药物1. 治疗慢性胆道感染的中成药2. 治疗慢性胆道感染的西药3. 慢性胆道感染的饮食禁忌二、慢性胆

文章目录

一、慢性胆道感染治疗药物
1. 治疗慢性胆道感染的中成药2. 治疗慢性胆道感染的西药3. 慢性胆道感染的饮食禁忌
二、慢性胆道感染的症状三、慢性胆道感染的原因

慢性胆道感染治疗药物

金胆片:成分有龙胆草、金钱草、虎杖、猪苦胆。具有清利肝胆湿热、通经活血、增加胆汁分泌、松弛胆道括约肌的作用,可抑制肠道细菌向胆管的逆行感染。主治急性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服法:口服,每次6-10片,一日3次。须连服3个月以上,孕妇慎用。

利胆片:作用是消炎利胆。主治:急、慢性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石症。服法:每次6-10片,一日3次。

胆乐胶囊:成分有胆酸、金钱草、郁金、山楂、陈皮。作用是清热利湿、利胆排石。主治:湿热蕴结,肝胆管结石,胆囊炎引起的右上腹疼痛不适,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服法:每次4-6,粒,一日3次。

胆盖宁:成分有猪胆汁、梅根。作用是清化湿热,利胆排石,消炎止痛。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囊和胆管结石,并可用于胆道结石复发的预防。胆囊炎服2周为一疗程,胆石症连用2-3个月为一疗程。

抗菌药能否在胆道感染中发挥有效作用,前提即是该抗菌药能否在胆汁中保持较高浓度。目前已知能在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抗菌药有4类10余种,即青霉素类:青霉素C、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先锋霉素、头孢他啶、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其他:四环素族,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甲硝唑、复方新诺明等。

胆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其次是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和厌氧菌属、克雷伯菌属等。这些提示,临床治疗应该以氟哌酸、环丙沙星及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第二三代为主,配合甲硝唑、替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联用,以更好控制胆道感染。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选择2~3种有针对性的抗菌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更为恰当的敏感抗菌药用药。

多吃蔬菜:多吃新鲜蔬菜,每天还可以吃一些苹果、鸡蛋、酸乳、鱼、甜采等。尽可能喝纯的苹果汁,梨子汁也不错,甜菜汁也有清肝的作用。

应避免的食物:避免各种动物性脂肪、肉类、油炸食物、辛辣食物、人造奶油、汽水、咖啡、糖制品、巧克力等。酒类及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均可能导致胆结石发作,宜尽量避免。

多喝水:多补充水分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也有利于胆汁的分泌。

慢性胆道感染的症状

慢性胆道感染常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尔后有厌油脂食、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出现右上腹部和肩背部隐痛,但较少有畏寒、高热和黄疸。体格检查时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和不适感,Murphy征可呈阳性。

慢性胆道感染的原因

感染:细菌可来自肠道和胆道,上行至胆囊;在败血症时,细菌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到达胆囊。约1/3患者的胆汁培养有细菌生长。慢性胆囊炎亦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约15%的患者既往有肝炎史。真菌、寄生虫感染亦可导致慢性胆囊炎。

代谢紊乱:由于胆固醇代谢的紊乱,致胆固醇酯沉积于胆囊黏膜而引起轻度炎症,其中约有半数可有胆固醇结石之形成。胆囊外观多无明显异常,囊壁可稍增厚,色泽稍显苍白;胆囊黏膜明显充血肥厚,黏膜上有无数黄白色的胆固醇酯沉淀,形如草莓,故本病亦称“草莓胆囊”。

血管因素:由于胆囊壁血管病变可导致胆囊黏膜损害,胆囊浓缩功能减低或丧失,终致胆囊壁纤维化。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囊炎和胆结石区别

上一篇:

急性胆道感染的病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