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

2019-06-06 20:11:13浏览:48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1. 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呢2. 胆囊病变如何检查3. 胆囊疾病如何治疗二、胆囊疾病的发病原因三、胆

文章目录

一、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
1. 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呢2. 胆囊病变如何检查3. 胆囊疾病如何治疗
二、胆囊疾病的发病原因三、胆囊疾病如何预防

胆囊病变有哪些症状

1.1、腹痛

约8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右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腹痛多呈持续性,可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背放射:慢性胆囊炎的腹痛常呈反复发作性,多为隐痛、胀痛。

1.2、发热

急性胆囊炎发热一般在38~39℃,多无寒战。

1.3、恶心、呕吐

以急性胆囊炎多见。

1.4、腹胀、嗳气及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

急、慢性胆囊炎患者均可出现,但以慢性胆囊炎更多见。

1.5、黄疸

约1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可能是胆总管下端括约肌痉挛或感染扩散至胆道系统所致。

2.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2、超声检查

B超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腔内胆汁黏稠等常可及时做出诊断。

2.3、放射线检查

腹平片具有诊断意义的阳性发现是:胆囊区结石;胆囊阴影扩大;胆囊壁钙化斑;胆囊腔内气体和液平。胆囊造影:口服法:胆囊一般不显影;静脉注射法,对急性胆囊炎则有诊断意义。

2.4、放射性核素检查

对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亦具有诊断价值。

2.5、胆囊收缩素试验

如胆囊收缩幅度小于50%,并出现胆绞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为慢性胆囊炎。

3.1、保守治疗

那么这是中药或者是西药治疗,这个药物治疗一般是消炎的过程,这类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只有消炎的作用,一般在炎症还没有恢复的时候会尝试食用药物治疗的方式的。

3.2、物理性治

比如激光治疗,针灸治疗等方式都是不错的,这样的治疗的方式对于并且比较严重的患者,而且治疗的时间也会比较长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症治疗。

3.3、手术治疗

保守性的治疗的方式是效果是很不明显的,那么只能手术摘除这胆囊的当时是比较好的,即使在手术后,饮食也要注意的。

胆囊疾病的发病原因

1、胆囊结石

胆囊炎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胆囊结石导致的,有些胆囊炎患者在之前是患有胆囊结石的,而胆囊结石是很容易导致胆管出现出现梗阻现象或者是嵌顿现象,如此一来就会导致胆汁淤积浓缩,成分也会因此发生改变,对胆粘膜形成一定的刺激,引起炎症反应。另外,胆囊如果受到了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也是会导致胆囊炎的。

2、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会导致胆囊炎的。有些患者平时的时候不注意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导致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这样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如果感染到了胆囊,那么就会形成胆囊炎;情绪失调,总是大喜大悲就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继而引发胆囊炎;另外,在饮食方面,如果不注意卫生或者是不注意节制,也是容易引发胆囊炎的。

胆囊疾病如何预防

1、有规律的进食一日三餐

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囊粘膜吸收水分使胆汁变浓,此时胆固醇/卵磷脂大泡容易形成,胆汁的粘稠度亦增加,终于形成胆泥。

如果进食,当食物进入十二指肠时反应性地分泌胆囊收缩激素,使胆囊收缩,这时大量粘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2、适度营养并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增高,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3、保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据研究,蛋白质摄入量的长期不足,与胆色素结石的形成有关。因此,保证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有助于预防胆色素结石的发生。

4、讲究卫生,防止肠道蛔虫的感染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必须洗净,搞好环境卫生等,是预防蛔虫病的有效措施,因而对预防胆色素结石也很有帮助。

5、积极治疗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症

发现肠蛔虫症后,应及时服用驱虫药,以免蛔虫钻入胆道,万一得了胆道蛔虫症,更应积极治疗,以防日久发生胆色素结石。

6、保持胆囊的收缩功能,防止胆汁长期淤滞

对长期禁食使用静脉内营养的病人,应定期使用胆囊收缩药物,如胆囊收缩素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黄疸肝病会传染吗

上一篇:

胆结石能喝茶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