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乙肝黄疸中药治疗

2019-06-06 20:15:11浏览:25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乙肝黄疸中药治疗二、乙肝如何预防三、乙肝的危害乙肝黄疸中药治疗1、乙肝黄疸中药治疗乙肝黄疸中药治疗是以处方形

文章目录

一、乙肝黄疸中药治疗二、乙肝如何预防三、乙肝的危害

乙肝黄疸中药治疗

1、乙肝黄疸中药治疗

乙肝黄疸中药治疗是以处方形式:

处方:生地、黄芪各15克,白芍、沙参各12克,当归:麦冬、川楝子、枸杞子、五味子各8克,柴胡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滋阴补肝肾。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症见乏力困倦,面色憔悴或黧黑,头晕目眩,齿龈出血,腰膝酸软,两胁隐痛,手足心热或盗汗骨蒸,失眠多梦,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脉弦细数。

处方:小麦种子0.25公斤,以清水浸泡24小时后捞出,放人器皿内,用纱布覆盖,每日喷洒少量清水3次,并控干多余水分,至长出1寸左右的新鲜麦苗,即可供药用。每日取鲜麦苗50克,茵陈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2、乙肝黄疸症状

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3、乙肝怎么检查

ALT及胆红素

反复或持续升高,AST常可升高,部分患者r-谷氨酰转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碱性磷酸酶也升高。胆碱酯酶及胆固醇明显减低时提示肝功严重损害。靛青绿留滞试验及餐后2小时血清胆汁酸测定可较灵敏地反映肝脏病变。

乙肝如何预防

乙肝病人的防护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注射乙肝疫苗,还需要留意保护易感人群,注射乙肝是最常常最有效的防护。

乙肝防护要养成一个保持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平常,最好不要拿手指揉眼睛、挤痘痘、抠鼻子、挠痒痒等。一旦实在要做这些事儿,要事先把手洗干净,并用消毒液消毒。要留意办公场所卫生,自己的办公桌椅、办公用具和公用物品要保持卫生、勤消毒。

最常见的预防乙肝的办法还有就是消灭传染源,注意对具有感染性病人的隔离,还要注意处于恢复期病毒携带者的定期随访。另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行业卫生,防止自身血液、唾液还有其他分泌物污染四周环境。所用食具、牙刷、修面用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乙肝的危害

乙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脱氧核酸(DNA)病毒,这种病毒不同于一般的致病细菌,它有着一层质地坚硬的外核,这种外核对病毒本身有着保护作用,它可以在酸性环境下生存,生命力极其顽强,在常温下可以生存六个月,20度时可以存活15年。它可随着病人排出体外的各种体液传染给其他的健康人,在病人尿液,唾液,乳汁,羊水,月经,阴道分泌物中可以分离出肝炎病毒,标志物(也就是HbsAg)表面抗原,正常人接触这些分泌物,通过血液或溃疡面极易感染。

肝具有难治愈性。现在肝炎药品市场药品繁多,但是真正治愈肝病的特效药很少,治疗肝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规范治疗。

乙肝具有恶变性。统计资料证明: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有31.6%-60.1%转化成慢性肝炎,20.8%-56.3%的慢性肝炎患者将恶化成肝硬化,肝腹水,16.5%-51.1%的肝硬化患者将癌变,得了肝癌等于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囊息肉饮食调理

上一篇:

胆结石会引发什么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