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

2019-06-07 08:45:38浏览:10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二、新生儿胆红素高症状三、新生儿胆红素高治疗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1、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

文章目录

一、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二、新生儿胆红素高症状三、新生儿胆红素高治疗

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

1、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危害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黄疸是由许多原因组成的一组疾病,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2、新生儿胆红素高的类型

总胆红素偏高、间接胆红素偏高,其它正常,说明体内有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有溶血性黄疸发生,同时有可能伴有输血时血型不合、恶性贫血等情况。

总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偏高,其它正常,说明阻塞性黄疸。胆道受阻,携带直接胆红素的胆汁不能排到体外。同时可能伴有胰头癌,胆石症,胆道畸形,胆管癌等疾病。

总胆红素偏高、间接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偏高,说明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受到损害,肝功能减退肝脏不能完全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同时肝内胆管受压引起了排泄障碍,直接胆红也不能完全排到胆道,同时有可能伴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3、新生儿胆红素高的原因

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时,会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偏高,从而引起总胆红素偏高。

当出现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疾病时,胆道受阻,排泄胆汁受损,导致直接胆红素偏高,从而引起总胆红素偏高。

当得了肝炎疾病时,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使肝细胞发生病变,无法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导致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偏高,从而引起总胆红素偏高。

新生儿胆红素高症状

有严重胆红素高的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特别是未成熟儿,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可于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之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此时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过早: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以内,早产儿在48小时以内出现黄疸.

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

黄疸进展快,即在一天内加深很多.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以上,早产儿超过3周)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

黄疸伴有其它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新生儿胆红素高治疗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

3、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包括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支持治疗

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缺氧、高碳酸血症、寒冷损伤、饥饿、感染以及高渗药物输注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结石手术的后遗症

上一篇:

胆结石术后能吃火锅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