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囊颈部结石怎么办

2019-06-07 09:53:07浏览:16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胆囊颈部结石怎么办二、胆囊颈部结石患者不能吃什么三、胆囊颈部结石的食疗方胆囊颈部结石怎么办1、胆囊颈部结石怎

文章目录

一、胆囊颈部结石怎么办二、胆囊颈部结石患者不能吃什么三、胆囊颈部结石的食疗方

胆囊颈部结石怎么办

1、胆囊颈部结石怎么办

1.1、结石在囊颈部位,是可以手术的用内窥镜的手术比较简单,对身体的伤害不大。

1.2、中药排石不能长期的服用,对肝肾的伤害很大,应该及时的选择手术治疗,同时合理的治疗胆囊炎。肝部的回声区一般问题不大。

1.3、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首选胆囊切除术。因为胆囊在结石的长期刺激下会使胆囊发生癌变的可能。

1.4、胆囊颈结石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胆囊管的直径很小,结石一旦嵌顿在胆囊管,自行排入胆总管或通过溶石的方法排出的可能性不大。

1.5、手术

胆囊压力越来越大的话会胆囊坏疽的,那就成急性腹膜炎了。

2、胆囊颈部结石的病因

2.1、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成核、积聚增长等过程,主要原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沉淀析出和结晶,形成结石。

2.2、不吃早餐,胆囊就不会收缩,胆汁贮存的时间过久,导致其中的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容易引起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

2.3、长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容易导致胆汁分泌、胆囊收缩失去规律,导致胆汁淤积,形成结石。

2.4、胆囊是人体分泌胆汁进行食物消化的核心中间步骤,当摄入过多油腻等食物时,会增加胆囊对胆汁的分泌,易导致胆固醇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形成胆囊结石。

2.5、个体因素,随着年龄上升,患胆囊结石的几率越大;由于年龄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相关,与胆酸合成及胆酸池的大小负相关。

2.6、遗传因素,胆囊结石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质。双亲之一或两者均为胆石病患者的家系占74.2%,说明对子代的发病产生影响。

3、胆囊颈部结石的症状

3.1、发热与寒战

发热与胆囊炎的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

3.2、胃肠道症状

胆囊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之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大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急性发作后常有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3.3、黄疸

部分胆囊结石患者会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胆囊结石伴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都可造成黄疸,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3.4、腹痛

胆囊结石发作时多伴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腹痛原因为结石由胆囊腔内移动至胆囊管造成结石嵌阻所引起。

胆囊颈部结石患者不能吃什么

1、不宜多喝牛奶

牛奶中含的蛋白质绝大部分都是不易消化的酪蛋白,牛奶的脂肪球大,除不易被消化外,它所含的低价挥发性脂肪酸较多,对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且,牛奶中的脂肪消化需要胆汁,所以饮用牛奶会加重胆囊负担,使病情加重。

2、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豆芽、海带等;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3、少吃酸性水果

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均有口苦、口中无味等症状,想吃一些酸性水果,如山楂、石榴、杨梅等,但酸性水果含有大量的酸味,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会引起胆绞痛,加重病情。

4、忌辛辣刺激的食物

胆囊炎、胆结石多属湿热所致,辛辣刺激可以助湿生热,故当忌,如辣椒油、咖喱粉、花椒粉等。

5、少吃油腻的食物

胆汁是用来帮助消化脂肪的,所以吃了油腻的食物,就会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

胆囊颈部结石的食疗方

1、玉米须炖蚌肉

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

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3、四味饮

丝瓜子、炒萝卜子、荔枝核、橘子皮各10克水煎,取汁。每日1次,温热服。

4、金钱银花炖瘦肉

金钱草80克(鲜者200克),金银花60克(鲜品150克),猪瘦肉600克,黄酒20克。将金钱草与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同猪肉块一同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加黄酒,文火炖2小时,取出药包。饮汤食肉,每次1小碗,日服2次。过夜煮沸,3日内服完。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不好影响睡眠吗

上一篇:

胆囊息肉会导致胆痉挛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