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2019-06-07 09:55:03浏览:2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1.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2. 哪些因素会导致宝宝出现黄疸3. 宝宝黄疸高怎么检查二、宝宝出现黄

文章目录

一、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1.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2. 哪些因素会导致宝宝出现黄疸3. 宝宝黄疸高怎么检查
二、宝宝出现黄疸如何治疗三、宝宝出现黄疸要注意什么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

黄疸主要由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增高引起的,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产物;有很多原因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生理性黄疸,原因是新生儿红细胞较多,破环较多,并且宝宝肝脏对胆红素清除能力较差;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宝宝出生的1周内开始出现,通常不需要治疗,在生后10~14天逐渐消退。

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称为病理性黄疸,有时还会比较严重,比如由于母亲和宝宝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会造成大量的红细胞破坏,从而引起胆红素增高,在宝宝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1、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生成过多

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如果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就会引起新生儿黄疸。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就属于这一类,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很快,皮肤呈现金黄色。常见的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

2.2、肝脏胆红素代谢发生障碍

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会降低,无法很好排泄胆红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也会引起新生儿黄疸 。

2.3、胆汁排泄有障碍

由于胆管阻塞,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新生儿黄疸。我们称它为阻塞性黄疸,同时也肯能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常见的病因有: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Dubin-Johnson综合症、胆管阻塞。

3.1、胆红素检测

是新生儿黄疸诊断的重要指标,可采取静脉血或微量血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浓度(TSB)。经皮测胆红素仪为无创的检测方法,操作便捷,经皮胆红素值(TcB)与微量血胆红素值相关性良好,由于此法受测定部位皮肤厚薄与肤色的影响,可能会误导黄疸情况,可作为筛查用,一旦达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检测血清血胆红素。

3.2、其他辅助检查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 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有溶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正常>75%,G-6PD缺陷者此值减低,须进一步查G-6PD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

肝功能检查。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

宝宝出现黄疸如何治疗

1、晒太阳治疗

利用太阳中的蓝光和绿光来治疗减轻宝宝的黄疸,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刚出生的宝宝比较娇嫩,在晒太阳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首先要保护宝宝的眼睛,可以自己在家用黑布制作一个眼罩,给宝宝戴上,晒完太阳后,需要多给宝宝喂一些奶或水,利于宝宝体内胆红素的排出。

2、蓝光治疗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就是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症状就能逐步改善,最终全部消退。

3、药物治疗

口服茵栀黄:对于治疗黄疸有一定作用,但是吃完后有的孩子会腹泻,如果黄疸不见好,孩子又腹泻严重,就停止使用;

宝宝出现黄疸要注意什么

1、若早产儿为重症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严重,血清胆红素超过255微摩尔/每升)已在医院治疗好转后返家,则黄疽程度是逐渐减轻的(通过入户之初的了解即可得知)。若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有所加重,同时伴有精神症状(也可不出现精神症状),则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

2、建议爸爸妈妈们做好宝宝的观察日记,一方面帮助护理者做好判断,另一方面有利于护理者积累经验。

3、注意宝宝可能会因为黄疸过高造成的后遗症。例如黄疸过高可引起核黄疸,主要的后遗症是手足徐动,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眼球运动障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胆汁逆流吃什么药

上一篇:

胆结石一定要切除胆囊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