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羊水异常的症状

2019-06-22 16:41:33浏览:14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羊水异常的症状1. 羊水异常的症状是什么2. 羊水异常是什么原因3. 怎样检查羊水是否异常二、羊水异常怎么办三、怎样

文章目录

一、羊水异常的症状
1. 羊水异常的症状是什么2. 羊水异常是什么原因3. 怎样检查羊水是否异常
二、羊水异常怎么办三、怎样预防羊水异常

羊水异常的症状

1.1、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时孕妈妈出现压迫症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和会阴部水肿等,而且容易出现胎盘早剥、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情况。宝宝方面,当羊水过多时,要仔细排除有无胎儿的先天畸形,常见有无脑儿、脊柱裂、消化道闭锁或染色体异常等,如无明显畸形可以动态观察。

1.2、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也是胎儿异常或孕妈妈潜在疾病的重要表现,胎儿容易生长迟滞,过期过熟,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等症状,胎盘功能不足,而且长期的羊水过少的话也会压迫胎儿成长,比较容易产生畸形或者是手脚姿势不正确等。孕妈妈方面,可能是受低容积血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的影响。

1.3、羊水浑浊

在正常情况下,妊娠早期羊水是半透明、清亮的,可以看见一些白色的胎膜及毳毛、上皮细胞等漂浮其中。妊娠足月羊水呈乳白色,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如胎脂、胎儿脱落上皮细胞、毛发等。如果是单纯是由胎脂引起的轻度浑浊,属于正常情况,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如果是由胎粪引起了羊水浑浊,这种情况说明胎儿有宫内缺氧的可能,需要靠吸氧来补充氧气。

2.1、羊水过多

最常见的原因有胎儿畸形、双胎和糖尿病。羊水过多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早产、胎盘早剥、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等。如果没有其他母亲和胎儿指征的话,羊水过多在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干预的。如果短期内羊水量明显增加,导致母亲严重不适、呼吸困难的话,可以考虑羊膜腔穿刺放羊水。

2.2、羊水过少

最常见的原因有胎儿畸形和胎盘发育不良导致的胎儿尿量减少(往往会伴有胎儿生长发育落后)。与羊水过多相比,羊水过少相关的不良围产儿发生率更高,包括胎儿畸形、早产、死胎、胎儿肺发育不良等。孕晚期的B超有时还会提示存在羊水浑浊的问题。羊水浑浊一般是因为胎粪混于羊水当中,这种情况说明胎儿有宫内缺氧的可能,孕妇应该立即治疗,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处理。

羊水过多可以从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但一般需要通过B超等辅助检查,以掌握羊水量具体情况以及推测羊水量过多的原因。

B超检查:是羊水过多的主要检查方法。以脐横线与腹白线为坐标轴,将腹部分为四个象限,各象限最大羊水暗区垂直径的和为羊水指数。一般认为羊水指数正常范围为9~24厘米,羊水指数(AFI)≥25cm诊断为羊水过多,其中,AFI在25-35cm为轻度羊水过多,36-45cm为中度羊水过多,>45cm为重度羊水过多;AFI≤5cm诊断为羊水过少,≤8cm为羊水偏少。

在利用B超检查羊水量的同时,还需检查胎儿是否有结构畸形如无脑儿、显性脊柱裂、水肿以及双胎等,以便于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羊水异常怎么办

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极其重要的信号。若妊娠已足月,应尽快破膜引产,破膜后若羊水少且粘稠,有严重胎粪污染,同时出现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应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可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近年来应用羊膜腔输液防治妊娠中晚期羊水过少取得良好效果。方法之一是产时羊膜腔安放测压导管及头皮电极监护胎儿,将37℃的0。85%盐水,以每分钟15~20ml的速度灌入羊膜腔,一直滴至胎心率变异减速消失,或AFI达到8cm。通常解除胎心变异减速约需输注生理盐水250ml(100~700ml)。

若输注800ml变异减速不消失为失败。通过羊膜腔输液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变异减速率、胎粪排出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多次羊膜腔输液有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

怎样预防羊水异常

羊水是充满羊膜腔内的透明液体,由羊膜上皮和胚体所分泌,胎儿就浸泡在羊水中,是胎儿生长发育的活动环境。为了优生,妇女在妊娠期间应注意自我监护与产前检查,以防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如果在妊娠20~24周内,发现子宫过度膨大、腹部胀痛、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心慌、不能平卧、下肢浮肿、静脉曲张、行走不便,并伴有食欲不振、大便秘结等症状,可能是急性羊水过多症,应及时检查治疗。羊水过少可通过B型超声检查得知。

如果妊娠末期发现羊水过少症,应入院待产,采取人工破膜引产,以利母婴安全。对于过期妊娠和已生过一胎畸形儿的孕妇,更应加强产前检查,防止妊娠并发羊水异常。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孕妇能吃枸杞么

上一篇:

大三阳能生育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