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

2019-06-23 18:33:02浏览:60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1. 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2. 同卵双胞胎多久能查出3. 怎样容易怀上同卵双胞胎二、怀同卵双胞胎

文章目录

一、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
1. 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2. 同卵双胞胎多久能查出3. 怎样容易怀上同卵双胞胎
二、怀同卵双胞胎有什么症状三、同卵双胞胎的概率是多少

同卵双胞胎形成的原因

同卵双胞胎的产生主要受家庭遗传因素的影响。同卵双胞胎,即单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因此他们性别相同,且就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有时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难以分辨。

同卵双胞胎的这种相似不仅外形相似,而且血型、智力、甚至某些生理特征,对疾病的易感性等都很一致。我们常说的连体婴儿,实际上就是这种单卵双胎,只是由于当初受精卵分裂时的不完全造成了某些部位相连。也因为如此同卵双胞胎绝大部分是同性,不大可能出现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的现象。(也有分离时两个XY中有一个Y掉落,形成XY和XO即一男一女的现象)

同卵双胞胎一般在怀孕13周左右做B超可以查出,而异卵双胞胎查出的时间会早一些,一般在怀孕7-8周左右可以通过B超查出。一般情况下,怀孕45天以后做B超可以检测出来是否怀的双胞胎。B超检查可早在妊娠7-8周可见两个妊娠囊,13周后可清楚显示两个胎头光环,并可见到各自相应的脊柱、躯干、肢体等。

3.1、叶酸

有研究发现,服用叶酸的妇女怀双胞胎的机会比没有服用的妇女高出近一倍。在2569名曾服用叶酸的孕妇中,她们所生的孩子每100名中就有2.8人为双胞胎婴儿,而在没有服用叶酸的孕妇中,这一比例为1.5。专家估计,叶酸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排卵的次数,使多个卵子进入子宫,因而产生双胞胎。

3.2、多吃蛤蚧

蛤蚧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蛤蚧,尤其是蛤蚧的尾部,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对女性性腺轴有一定的刺激和调整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使女性排卵增多,如果女性在服用蛤蚧期间怀孕,胎儿易出现双胞胎或多胞胎现象。

3.3、服促排卵药物

服用排卵药物促进卵泡发育。在月经第五天吃一种促排卵的药克罗米酚,连吃5天,吃这种药排卵达到80%左右,但受孕只达到30-40%,具体原因不清楚。吃药过后,建议在月经第12天左右做个B超检查一下,看有几个卵泡,如果是两个,怀双胎的可能性大,但事情并不是绝对的。

怀同卵双胞胎有什么症状

1、腹部比正常怀一胞胎的大

怀双胞胎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孕妇腹部隆起的更明显。双胞胎怀孕早期腹部比怀一胎更膨大、增长也更迅速,会超过妊娠月份的正常大小。特别是在怀孕24周以后。不过也有人说,判断多胞胎的可能性时,也可以考虑子宫的大小。如果您的子宫相对于预产期来说生长得过快,有可能会被怀疑是多胞胎。不过其他能够解释子宫相对于预产期来说过大的因素包括,预产期推算错误、羊水过多或是子宫肌瘤。

2、早孕现象比较严重

女性怀孕后会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畏寒、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若怀的是双胞胎则这些反映更加强烈,如有些会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偏食、经常性呕吐等。在孕晚期很容易产生心慌、呼吸不畅、下肢浮肿及静脉曲张等压迫的症状。如果准妈妈们会出现以上头晕乏力等症状,就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啦,说不准是双胞胎哟。

3、孕酮值和HCG值偏高

怀双胞胎的孕妇通常在怀孕早期孕酮值和HCG值比怀一胎的孕妇更高。如在孕7周:孕酮的正常值是52.7-100.1nmol/L,若是双胞胎则可能会再高些。当然,这一项指标准妈妈们在生活中是不能直观感受到的,而是要在医院的检查结果中才能看的到。

4、不止一个心跳

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如果是双胞胎的怀孕症状,双胞胎怀孕症状是可以会摸到两个胎头和两个胎臀,听到两个胎心音。超声波检查也可测到两个不同速度的胎心波,X线检查可显示两个胎儿的骨骼等。

同卵双胞胎的概率是多少

同卵双胞胎概率大约为4/1000。 同卵双胞胎即单卵双胞胎是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接受完全一样的染色体和基因物质。同卵双胞胎发生的机率不会随着种族、遗传或者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大约为4/1000;另外,如果母亲或其家族曾产下双胞胎,则更易怀有双胞胎,所以母亲的基因影响可能比父亲来得重要。所以说,同卵双胞胎概率大约为4/1000。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为什么孕早期会反胃

上一篇:

怀孕腿疼着凉会危害大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