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幼儿主要有哪些心理疾病

2019-06-26 09:52:18浏览:18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幼儿主要有哪些心理疾病二、幼儿患上心理疾病的护理措施三、如何预防幼儿患上心理疾病幼儿主要有哪些心理疾病1、幼

文章目录

一、幼儿主要有哪些心理疾病二、幼儿患上心理疾病的护理措施三、如何预防幼儿患上心理疾病

幼儿主要有哪些心理疾病

1、幼儿主要的心理疾病有屏气发作和吮吸手指

1.1、屏气发作: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孩子。

1.2、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2、幼儿主要的心理疾病有选择性缄默症和遗尿症

2.1、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孩子,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2.2、遗尿症: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3、幼儿主要的心理疾病有分离性焦虑和神经性尿频

3.1、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

3.2、神经性尿频: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幼儿患上心理疾病的护理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使他们负担过重。

2、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

3、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习惯。学校的建筑和设备要尽量符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4、要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心量特点,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文明精神,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5、以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讲解医院的环境及日常生活安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解患儿需要和要求,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多与患儿交谈,以促进患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达到互相理解。护士要注意自行行为举止,以良好的心态与形象影响患儿。

如何预防幼儿患上心理疾病

1、多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育的引导,尤其是3-6岁幼儿正在广泛接触社会及汲取知识的阶段。在解决幼儿心理问题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进行有效的疏导。

1.1、激发幼儿学习动机。

1.2、培养健全人格,改善人际关系。

1.3、尝试进行个别教育。

1.4、密切关注幼儿同伴关系。

2、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幼儿。

2.1、端正教育认知。

2.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

2.3、顺应幼儿天性发展。

2.4、重新建构正确的教育方式。

2.5、注意消除幼儿不良习惯。

3、加强早期治疗:许多家长和幼师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事实上这种观念是极为错误的,幼儿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极有可能会使幼儿身心发展受挫。对此,家长及幼儿园要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幼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1、药物治疗。

3.2、行为治疗。

3.3、感觉统合治疗。

3.4、游戏治疗。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孩出疹子的症状

上一篇:

婴儿摇头是什么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