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上班族焦虑症状与自我疗法

2019-06-27 14:13:33浏览:91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导读: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很容易被人忽略,因为焦虑症发生的时候,患者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一般焦虑症发生在工作比较繁重
养生导读: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很容易被人忽略,因为焦虑症发生的时候,患者自己可能还不知道。一般焦虑症发生在工作比较繁重的上班族身上,他们每天需要处理很多事,但并不是很多事都会那么如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时解决不了问题,可能就会很苦恼,这时焦虑很有可能会产生。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判别自己是否已经得了焦虑症,又该怎样去应对呢?

焦虑症的主要症状表现

1、患者在出现焦虑症状前常有心理或躯体方面诱因。

2、病前性格常具有易紧张、焦虑,对困难估计过分,有不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等特点。

3、患者外观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加,不能静坐,反复徘徊,搓手顿足。

4、肌肉紧张可致全身绷紧感,甚至疼痛和僵硬感,部分患者有震颤,无法进行精细动作,影响工作效率。

5、常有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甚者有梦魇或彻夜不眠。梦魇时患者常为突然醒来,大汗淋漓,极端恐惧。


6、精神性焦虑是最为核心的焦虑症状,表现为担忧、紧张、焦虑不安和害怕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7、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对声光敏感。因注意力无法集中,患者自觉记忆力减退。

8、躯体性焦虑症状,主要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症状涉及许多系统,入口干、胸闷、过度换气、心悸、尿频、耳鸣等。有时是患者就诊时的最初主诉。

9、患者出现的焦虑症状呈自由浮动式,即无确定对象又无具体内容的不安和害怕。可为反复呈现不祥预感或期待性焦虑。担忧可能与现实有一定联系,但在内容和严重程度上远远超过了正常范围。
社会12大焦虑症状

1、必须找到一家有wifi的餐厅,不然宁愿不吃。喜欢在角落的桌子背对别人用餐。

2、和朋友吃饭从来不会开话题,一直低头划手机,非得别人问起话才勉强答几句。不是不想搭话,是真的不知道说啥好。

以上就是焦虑症的症状介绍,希望大家能了解。了解焦虑症的症状会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3、前一秒还很开心,下一秒就变得狂躁。只有刷几下微博才能慢慢缓过来。

4、在路上遇到同学或者朋友,能装作看不见就装作看不见。

5、和朋友一起出外,除自己外的人都在聊天,自己形成无形的气场。


6、很喜欢一个朋友,却不常找对方。

7、网上的朋友交心的很多,私底下的朋友都不太熟。

8、和网上的朋友什么都说,现实朋友不说一话。

9、觉得和朋友有代沟,自己懂的朋友都不懂,交流很累。

10、经常早上精神不佳,想奋起,却一直赖到深夜。

11、经常莫名就有想捅死自己的冲动。

12、给自己一个手机,一个被窝,一台电脑,一个外卖,能活一百年。
焦虑症的自我疗法

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经性焦虑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作为一个神经性焦虑症的患者,你必须首先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恢复自信,也就是最终驱逐焦虑。

2、自我松弛

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

3、自我反省

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5、自我催眠

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数数,或用手举书本读等促使自己入睡。在自我采取以上方法的同时,还必须使用抗焦虑药。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宁等,可以口服也可以肌肉或静脉注射。如果焦虑伴有抑郁,服用多虑平、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有良好效果。

焦虑症对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两种疾病的病症,对于这两种疾病及时治疗时关键。焦虑症在治疗时需要注意,选择正规医院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很重要。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上班族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

上一篇:

好听的音乐可助上班族快速缓解压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