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使眼睛变得明亮有神

2019-06-27 14:42:25浏览:91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如何使眼睛变得明亮有神?眼神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状况的部位了,现代人因为压力大而普遍出现双眼无神的情况,那

养生之道网:如何使眼睛变得明亮有神?眼神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状况的部位了,现代人因为压力大而普遍出现双眼无神的情况,那么如何使眼睛变得明亮有神呢?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介绍一些让双眼明亮的小技巧,练起来吧。

1、每天睡觉之前,让眼球上下来回转动,接着左右转动,然后顺时针逆时针转动,转动分别36下。

2、每日睡醒之后,不要立刻睁开双目,两手拇指先相合、搓热,而后两手大拇指由眉心向两侧揩目14次,接着双眼球顺时针转7次,逆时针转7次,此为童子功中的开合轮睛之法。练习时切勿睁眼,左右14圈转毕之后,双目仍要紧闭默养一会儿。双目紧闭默养一会儿后,突然睁开,以拇指指背曲骨按揉两攒竹穴72次,再以两手拇指侧摩两眉、颧上等眼部周围部位共30遍。以双手按揉内外两眦(上下眼睑接合处),双掌再由下往上、由上往下做若干次洗脸动作。最后,从两眉中间开始,两手向后捋发72次,吞咽唾液36口,咽下汨汨作响,意念将其送至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

3、行走于山林之间或登楼远望,视远方之物体,凝神静气,所视之物以绿色为佳。

4、用淡绿色纸糊一风灯(燃香油),火焰须小,置于暗室中。练习者盘膝坐于灯前二丈处,平心静气,聚精会神,向灯逼视。如此疑视一会后,闭目,行童子功之开合轮睛之法左右36次。百天之后,将风灯纸张颜色加深少许,位置亦离练习者移远一二尺。每日逐渐加深风灯纸张颜色,由淡绿色起,加至深蓝色止。相距位置由二丈增至十丈,其灯焰由蚕豆大缩至黄豆大小为止,练功时间由一个小时延长至两个小时。至能在黑暗之中看清细微之物,则罗汉夜眼功夫练成,目力之强,于夜间能在十丈之内辨人之面目无误。

5、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

6、先练数物之法,先数静止不动之物,能一目之下,数目多少尽收于眼底,再练数移动物之法,同样,数目多少,能在一目之下准确无误判断出,则刀枪不入之眼功训练法初成。而后栽木杆数十棵,在杆上撒石灰后,在杆间行走,勿使石灰沾己之衣服。初始之时杆疏,行走要慢。

7、一人以拳击我眼部,我则瞪目视之,力求不眨眼。如此反复练习,直至虽受突击,眼亦不眨。

8、在前方2~3米远的明亮处,选一个点。点的高度与眼睛或眉基本相平,最好找一个不太显眼的标记。进行定眼训练,眼睛要自然睁大,但眼轮匝肌不宜收得太紧。双眼正视前方目标上的标记,目光要集中,不然就会散神。注视一定时间后可以双眼微闭休息,再猛然睁开眼,立刻盯住目标,进行反复练习。

9、眼珠由正前方开始,移到左眼角,再回到正前方,然后再移到右眼角。如此反复练习。

10、眼珠由正前方开始,由左移到右,由右移到左。反复练习。

11、眼珠由正前方开始,移到上(不能抬眉),回到前。移到右,回到前。移到下,回到前。移到左,回到前。再反复练习。

12、眼珠由正前方开始,由上、右、下、左各做顺时针转动,每个角度都要定住。眼球转的路线要到位。然后再做逆时针转动。反复练习。

13、在离眼睛2-3米处,放一张画或其它物。头不动眼睑抬起,由左向右,做放射状缓缓横扫,再由右向左,四拍一次,进行练习。视线扫过所有东西尽量一次全部看清。眼珠转到两边位置时,眼睛一定要定住。逐渐扩大扫视长度,两边可增视斜25°,头可随眼走动,但要平视。

14、当连续用眼一段时间后,可以将眼睛闭上,排除一切杂念,屏息凝声,也可以做做深呼吸,让身心彻底的放松,使得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宁静且平和的状态,让眼睛彻底的得到放松,这样持续5-10分钟,既可以养目,又可以修身养性。

15、长时间用眼时,会引起眼睛的疲劳和视线模糊,这时应该起身或走出房间极目远眺远处的景物,不断的变换景物和方位,如此反复几次。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的状态。最好在用眼一小时之后做远眺运动。

16、在用眼一段时间后,可以用手指按压眼角,采取顺时针旋转的方式,反复几次,可以使得紧绷的肌肉变得松弛,同时眼睛也会变得舒畅很多,肿胀感觉也会消除。

17、用温热水,热毛巾,或蒸汽熏浴眼睛,每天1-2次,每次10-25分钟。长期坚持,可以起到清热,消炎明目的效果。

如何使眼睛变得明亮有神,以上就是养生之道为您介绍的方法,供参考。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使用空气加湿器要注意什么

上一篇:

单身狗要注意的生活习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