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五禽戏真的有用吗

2019-06-29 19:17:33浏览:5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五禽戏真的有用吗1. 练五禽戏真的有用吗2. 五禽戏的由来是什么3. 练五禽戏有什么好处二、五禽戏有哪五禽三、练五禽

文章目录

一、五禽戏真的有用吗
1. 练五禽戏真的有用吗2. 五禽戏的由来是什么3. 练五禽戏有什么好处
二、五禽戏有哪五禽三、练五禽戏要注意什么

五禽戏真的有用吗

五禽戏是一种由来以久的气功保健运动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来做动作,经常练习可以起到很多养生的作用。

五禽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由汉代名医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所创编,是中国最早的一套养生保健体操。其动作简单、流畅,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左右对称,对场地、器材要求简单,同时不受年龄、性别、体质以及时令和季节的限制,易于开展,便于广大爱好者尤其是中老年的学习。

一次,华佗看到一个小孩抓着门闩来回荡着玩耍,便联想起“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于是想到人的大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畅和瘀寒停滞而造成的,如果人体也像“户枢”那样经常活动,让气血畅通,就会增进健康,不易生病了。

于是,华佗有时间就专心致志地研究锻炼身体的方法,参照当时古人锻炼身体的“导引术”,不断琢磨改进,根据各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一套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拳法。

这套拳,模仿猛虎猛扑呼啸,模仿小鹿愉快飞奔,模仿猿猴左右跳跃,模仿黑熊慢步行走,以及模仿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能清利头目,增强心肺功能,强壮腰肾,滑利关节,促进身体素质的增强,简便易学,故不论男女老幼均可选练,待体质逐渐增强后再练全套动作。

3.1、虎戏的作用

虎戏主要针对的部位是人体的肝脏。在练习的时候会搭配一定的发音来张开肺气,从而锻炼周身的肌肉。而且虎戏的各种步法变换对于关节的灵活性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关节疼痛等病症。

3.2、鹿戏的作用

鹿戏主攻肾,能帮助我们打通任督二脉强健筋骨。经常练习能有效的缓解要背疼痛,月经不调以及痛经等症状。而且在锻炼的过程当中会充分利用到身体的每个关节使肌肉得到有效的拉伸,增强肌肉力量。

3.3、熊戏的作用

熊戏能调解我们的脾胃功能,在熊戏当中我们主要使用的是腰部的力量,通过腰部带动全身晃动。使身体各部分的机能都活跃起来,并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腰腹的力量。而且在熊戏当中,下肢的动作会随着各种步伐而改变,能有效的疏通下肢的经络,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有效消除腿部浮肿。

3.4、猿戏的作用

在做猿戏的时候,最考验的就是我们的平衡功能了。经常练习能够增强四肢的灵活性,对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大的好处。

3.5、鸟戏的作用

鸟戏主要的动作是各种伸展运动,通过伸展能够加强我们的呼吸作用,充分发挥肺部的功能,从而改善人的生理机能,而且鸟戏中的步法变换的也非常多,经常练习能够活动我们的关节,也能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

五禽戏有哪五禽

1、熊戏

模仿神态表现:如熊样浑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之神态,笨重中寓轻灵。

基本动作:熊步势,撼运势,抗靠势,推挤势。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2、鸟戏

模仿神态表现:仿其昂然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之神态。

基本动作:鹤步势,亮翅势,独立势,落雁势,飞翔势。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3、虎戏

模仿神态表现: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扑按,转斗,表现出威猛神态,要刚劲有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

基本动作:虎步势,出洞势,发威势,扑按势,搏斗势。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4、鹿戏

模仿神态表现:如鹿样心静体松,姿态舒展,表现其探身,仰脖,奔跑,回首之神态。五指张开,虎口握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基本动作:鹿步势,挺身势,探身势,蹬跳势,回首势。

5、猿戏

模仿神态表现:仿其敏捷好动,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蹬枝,摘桃献果之神态。

基本动作:猿步势,窥望势,摘桃势,献果势,逃藏势。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练五禽戏要注意什么

1、由浅入深

“健身气功·五禽戏”包括起势、收功,共12个动作。虽然动作相对简单,容易学会,但要练得纯熟,动作细化、精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习练。因此,初学者必须先掌握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搞清来龙去脉,跟随他人一起边模仿边练习,尽快融入集体习练中,初步做到“摇筋骨,动肢节”即可。

2、因人而异习

练时,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需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来进行。动作的速度、步姿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锻炼的时间、习练的遍数、运动量的大小都应很好把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散打打架厉害吗

上一篇:

太极拳治疗焦虑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