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亲子指南:肚肚不疼 宝宝开心

2018-12-10 14:36:48浏览:90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小宝宝刚学会说话,却常常说“肚肚疼”,有时一会儿就好了,有时却疼到面色苍白,看着还不太会表达的宝宝,爸妈往往会很焦虑,这
小宝宝刚学会说话,却常常说“肚肚疼”,有时一会儿就好了,有时却疼到面色苍白,看着还不太会表达的宝宝,爸妈往往会很焦虑,这其实是“小儿肠痉挛”。


  TIPS:专家说法:肠痉挛是一种症状

  许多妈妈都把肠痉挛看成是一种病,其实它只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因为许多疾病都会发生肠痉挛,这和我们不能把发烧叫做病是一样的道理。肠痉挛可以引起宝宝肚子疼,尤其是脐周疼痛,有时甚至是很厉害的腹痛。

  【妈妈问】如何分辨宝宝哭闹是因为肠痉挛?

  刘俊平

  宝宝平时健康可爱,突然发生了阵发性、间歇性的腹痛,而且在间歇期间又没有任何异常的体征,这些都是肠痉挛发作时的特点。

  肠痉挛引起的腹痛,可能是以宝宝的脐周为主,也可能位于宝宝的左下腹。如果是小婴儿发生了肠痉挛,因为宝宝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经常表现为持续、难以安抚的哭吵,还有可能伴有呕吐、面颊潮红、翻滚、双下肢蜷曲等症状。如果宝宝在发生肠痉挛时能够排气或者排便的话,症状就很有可能缓解或者终止,症状一旦消失后,宝宝就又恢复正常了。

  肠痉挛的发作时间,可能会持续数分钟或者几十分钟,也可能会随时发作。有些宝宝在反复发作一段时间后,腹痛就会自然缓解;也有极少数患儿,腹痛反复发作,可以延续好多天。

  宝宝在肠痉挛时,腹痛的轻重程度也可能各不相同,轻的情况下,宝宝能够忍受,不影响正常的活动;情况严重的宝宝可能会腹痛难忍,苦恼不止,爸爸妈妈就要把宝宝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如果父母不能判断宝宝是不是肠痉挛,可以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做详细的检查。通过血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以及B超等检查,医生可以对宝宝是否有肠痉挛进行明确的诊断。

  时毓民

  不同年龄的宝宝,痉挛肠管的好发部位也不一样。小婴儿好发在回肠末端;幼儿多发生在幽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婴幼儿不能自述腹痛,只是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哭吵,有时从睡眠中哭醒,每次发作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时痛时止。腹痛的程度不等,重的可伴有四肢乱动、翻滚、面色苍白、手足发凉。较大的宝宝能够诉说腹痛,腹痛部位多在脐周,呈阵发性,间歇期无任何不适。

  家长需认识以下疾病与肠痉挛相鉴别:

  * 肠套叠:是婴幼儿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4-10个月的肥胖男婴,全年可发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腹部腊肠样包块及果酱样(血)便。

  阵发性哭闹为套叠的肠管扭转所致,其水平往往比单纯的肠痉挛重,而且节律性更强。呕吐几乎发生于每一例肠套叠,单纯肠痉挛则较少见呕吐。大部分患儿可触动到腹部腊肠样包块,一般位于沿结肠框走行的部位,其中半数的所在位置在右上腹。包块比单纯肠痉挛时触动到的肠管粗大,有一定弹性,并有触痛。病发超过6小时则可能排出果酱样便。钡灌肠可以明确诊断。

  * 肠系膜淋巴结炎:幼儿较为多见,一般有上感病史。患儿常自述为隐约的腹痛,非阵发性。有时不能确定腹痛部位,也常为右下腹痛,这是因为回、结肠系膜富含淋巴结团。体格检查可有右下腹压痛,但压痛点并不固定。

  * 便秘:粪便干燥,常可诱发乙状结肠痉挛,出现阵发性腹痛,多发生于幼童。腹部有时可触到干硬大便块。用开塞露排便后常可使腹痛缓解或消失。

  * 急性胃肠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的小儿,除阵发性腹痛外,还可能出现呕吐、拉稀及发烧等症状,有时会由于吐、泻而发生脱水。以上都是单纯肠痉挛不该有的表现,但病发初期仍然需要与肠痉挛辨别。

  【妈妈问】宝宝肠痉挛的原因是什么?

  芮慧强

  原因

  肠痉挛的病因还不是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发育不完善和体质有关,如对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

  原因

  肠痉挛诱因较多,如上呼吸道感染、局部受凉、暴食、大量冷食、婴儿喂乳过多、奶中糖量太高而致肠胀气等。

  原因

  饥饿、消化不良、肠寄生虫毒素刺激、腹部创伤、肠道或腹部感染、肠粘连、发烧、过敏等情况时,因胃肠道蠕动加快或受到刺激容易发生肠痉挛;而运动时出现的腹痛,人们则常叫做“岔气”。

  家长应和医生一起寻找并明确宝宝肠痉挛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现是预防宝宝肠痉挛最有效的办法。

  【妈妈问】宝宝肠痉挛时,如何安抚和护理?

  刘俊平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发生了肠痉挛,次数不频繁的话,一般不用服药治疗,大约经过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甚至十几秒钟,宝宝的腹痛往往会自然缓解。

  宝宝腹痛的时候,要让宝宝处在安静的环境当中,不要让宝宝受到噪音的影响,使情绪更加糟糕。可以抱起宝宝哄一哄,走一走,把爸爸妈妈的爱传递给宝宝,一方面让宝宝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抚宝宝,不要让他哭闹,避免因为哭的时候吸入空气而引起腹部更多的胀气。还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宝宝的腹部,不过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以免烫伤宝宝,最好能把双手摩擦变热后,放在宝宝的肚子上热敷。

  除此之外,对于经常发生肠痉挛的宝宝,应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母乳喂养的妈妈少吃一些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例如牛奶、奶制品、鱼、蛋等。

  ?不要让宝宝暴饮暴食,不要让宝宝吃大量的冷食物。

  ?注意宝宝腹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尽量规律宝宝的进食时间,对宝宝肠道功能的恢复有好处。

  ?对牛奶过敏的宝宝要改变饮食,能够明显降低肠痉挛的发生。

  ?平常可以适当给宝宝轻轻按摩腹部,尤其是在宝宝哭闹的时候。

  ?婴儿的喂奶量不可过多,奶中加糖的量也不宜过多。

  ?在吃完奶后,最好拍拍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把吸进去的空气排出来。

  时毓民

  * 人工喂养宝宝用豆奶或水解酪蛋白的奶方,能明显改善婴儿肠痉挛。

  * 给婴幼儿不要喂得太多、太快、太饱,奶中加糖也不宜过多。

  * 婴幼儿哭闹太久时容易吞入大量空气,可诱发肠痉挛。

  * 奶不要太热或太凉。

  * 添加辅食需逐渐增加。

  * 对常发作肠痉挛的小儿,在冬季外出时应戴口罩,防止吞入过多的冷空气;到了夏季不要无节制地吃冷饮,空调也不要开得温度过低,否则会诱发肠痉挛。

  * 过敏体质的小儿,要避免接触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如花粉、鱼虾等;疑有对牛奶过敏的小儿改食豆浆或其他代乳品。

  * 如果宝宝发生肠痉挛,家长可给予腹部热敷,或喝少许热开水或汤。

  * 便秘的小儿,可用开塞露或肥皂头通便,解便后腹痛会缓解。

  * 若腹痛逐渐加重,千万不可继续等待,应去医院治疗。

  * 采用一些理气健脾胃的中药有一定效果,如香附、广木香、白术、山药、枳壳、乌药等。

  【妈妈问】肠痉挛的基本治疗方法有哪些?

  刘俊平

  如果宝宝患上肠痉挛,腹痛的症状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缓解,持续了好几天,或者一天之内要痛很多次,并且疼痛已经影响到了宝宝的正常生活和成长,这时就需要给宝宝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不同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一些非吸收性的药物,促进宝宝体内的气体排出,以减少肠道内的气体,从而达到治疗肠痉挛的作用。医生也可能会给宝宝服用一些解痉药或者抗过敏的药物,以解除肠管壁平滑肌的痉挛。同时可以为宝宝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止痛措施,如热敷、按摩或者针灸等。

  高维新

  肠痉挛属于中医腹痛的范畴,其病因为腹内脏腑、经脉受寒邪侵袭,或肠胃为乳食所伤,中央不振,络脉淤滞等。宝宝肠痉挛有两种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辨证施治1 腹部中寒

  症状: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面色苍白,痛甚则冷汗,手足发凉,甚则唇色紫暗,舌苔多白滑。

  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处方:养藏散加减。

  常用药:木香、丁香、沉香、当归、川穹、肉桂。

  辨证施治2 乳食积滞

  症状:腹部胀满疼痛,按之痛甚,口味酸臭,不思乳食,时时啼哭,舌苔多厚腻。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处方:香砂平胃散加减。

  常用药:苍术、陈皮、厚朴、砂仁、香附、枳壳、山楂、神曲、麦芽、芍药。

  针灸: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针刺加灸。

  推拿:揉按中脘、神阙穴至缓解。

  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较广,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见腹痛症状。以上所述证情主要是无外科急腹症指证的腹痛,临床必须全面运用四诊详察细审,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六种瘦脸妙招轻松缔造标准美脸

上一篇:

夫妻性爱前戏需先洗手防性疾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