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桐油中毒的急救措施

2019-07-03 11:31:21浏览:38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桐油中毒的急救措施1. 桐油急性中毒要立即催吐2. 桐油急性中毒严重者要送医院治疗3. 桐油亚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是什

文章目录

一、桐油中毒的急救措施
1. 桐油急性中毒要立即催吐2. 桐油急性中毒严重者要送医院治疗3. 桐油亚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二、桐油中毒表现是什么三、桐油中毒的毒理及检测方法是什么

桐油中毒的急救措施

桐油的色、味与一般食用植物油相似,曾发生多起粮店将桐油误当食油出售,造成误食而引起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治急性中毒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内服蛋清、牛乳或面糊以保护胃粘膜,静脉输液5%葡萄盐水及碱性溶液(如5%碳酸氢钠等),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采用保肝和肾功能的措施,以及治疗休克。

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广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桐油急性中毒病情轻者,可以让中毒者大量饮服糖开水或淡盐水。中毒较重者,就需要应立即催吐、洗胃、导泻,洗胃可用温开水,导泻可用硫酸镁。洗胃后给鸡蛋清或牛奶、米汤内服,以保护胃粘膜。严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抢救。急性中毒者立即停止食用含桐油的食物,并送往医院输液、治疗。

3.1、停食混有桐油的油类。

3.2、水肿:予氢氯噻嗪25~50mg/次口服,每12小时1次;或其他利尿剂。

3.3、心力衰竭:常规予洋地黄毒苷医治。

3.4、周围神经炎:常规肌内注射维生素Bl和维生素B12。

3.5、对症处理。

桐油中毒表现是什么

桐油是油桐树的种子榨出的植物油,在工业上及家具油漆上用途较广。由于桐油的色、味与一般食用油如花生油、菜子油、茶油等相似,故易误食而发生中毒,桐油的有毒成分是桐酸和异桐酸,它们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会损害肾脏、肝脏、心脏及神经系统。

桐油急性中毒的潜伏期为30分钟至4小时,多为1小时左右。轻者仅表现为胸闷、头晕、口干。多数中毒者因桐酸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剧烈呕吐、腹泻、腹痛。毒素吸收人血后,刺激肾脏,引起肾脏损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病情严重者全身酸痛无力、呼吸困难、抽搐、休克,最后可因心脏麻痹而死亡。在食桐油期间,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上腹不适、腹痛、胃部烧灼感、腹泻,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每天2~8次不等,少数人有呕吐。胃肠症状持续4~31天(平均15天)后,出现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水肿,肢体酸痛,下肢发软,四肢发麻,显着疲乏,气短;另外还有发热、皮肤潮红等。

桐油中毒的毒理及检测方法是什么

桐油内含的桐酸对黏膜有刺激性,吸收后可损害肝、肾。桐油的外观易与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极易误食中毒。误食纯桐油,由于剧烈地呕吐,故吸收较少。

食油中混有桐油的检验测定法之一亚硝酸法:取待检油5~10滴置于试管中,加入石油2m1,使油溶解,必要时过滤,于滤液中加亚硝酸结晶少许,并加5mol/L硫酸1ml,振摇后放置;如系纯净的食用植物油,则仅产生红褐色一氧化氮气体,油液仍然澄明;若食用油中混有桐油时,油液层则呈浑浊,并出现黄色絮状物;如系纯桐油则全部凝结成絮状团块,初呈白色,放置后变为黄色。检测方法之二硫酸法:取油样数滴置白瓷板上,加纯硫酸1滴,食用植物油与硫酸接触部分呈橙黄色至褐红色;如有桐油混杂时,则呈现血红色凝块而表现绉缩,颜色逐渐加深,用玻棒搅拌则粘结成团,似软稠浸膏状态;本法可检测出食用植物油中混杂的3%~5%的桐油。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鱼鳞病会传染吗

上一篇:

体温过低的家庭急救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