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急性食物中毒处理方法

2019-07-03 14:52:41浏览:43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急性食物中毒处理方法1. 急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2. 怎样判断食物中毒3. 食物中毒吃什么好二、食物中毒是什么原因三

文章目录

一、急性食物中毒处理方法
1. 急性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2. 怎样判断食物中毒3. 食物中毒吃什么好
二、食物中毒是什么原因三、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急性食物中毒处理方法

1.1、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如果你已经经过了大量的温水进行催吐了,当吐出来的呕吐物已经变得比较干净的时候,还可以喝上一点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果呕吐物出现了带血丝的现象,就是在暗示我们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

1.2、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1.3、解毒

如果是因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

1.4、保留食物样本

因为确定食物中毒的来源是尤为重要的,因此,一旦发生在食物中毒之后,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食物中毒样本,以便于提供给医生做更详细的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的时候,也可以保存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四条标准: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有共同的进食史;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 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

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 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

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1、病人恢复饮食后,原则上要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含维生素B族、C族丰富及含有较高蛋白质的饮食。

2、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3、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

食物中毒是什么原因

对腐烂变质严重的一切鱼肉荤腥食品和蔬菜水果,未做消毒处理,往往认为煮一煮还可食用;对一些发霉变质的大米、花生、玉米、酱油等也不忍心扔掉,结果使细菌、黄曲霉素有机会侵入人体,产生疾患和诱发癌症。

忽视了包装,因为一些熟食和食物成品用旧书报纸、聚氯乙烯塑料袋等包装,结果污染了食物,而危害人体健康。

生熟食品混放,使生食品上的细菌、残留的农药、毒物污染了熟的食品。

洗涤不净。现今菜农、果农普遍使用化肥、剧毒农药,如洗涤不净,水果不削皮等则会引起农药中毒。

忽视钱币、饭菜票等的污染。流通的钱币、食堂使用的饭菜票以及图书报刊,都染有大量的病菌,通过接触可污染食品。

忽视了病从口入,没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控制细菌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

低温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因此冷藏是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主要的措施。熟食品在冷藏期间,做到避光、断氧及不再受污染,冷藏效果最好。

2、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购买肉制品

路边小摊卫生条件差,肉制品沾染细菌的机会更大,而且散装肉制品大多没有冷藏设备,保质保鲜时间短,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3、制作冷拼菜需注意消毒

天气较热,人们喜欢吃冷拼菜即俗称的凉拌菜,这类菜肴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极有讲究,必须要专人在专门的房间使用专门的刀、板切割,蔬菜在制作前必须专门消毒,储藏时必须用专门的冷藏设备。

4、热菜一定要煮熟蒸透

这是做菜最基本的道理,但却最容易被忽视。毋庸讳言,有一些菜确实是七八成熟时味道最好,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则可能对身体有害。饭菜在被煮熟蒸透后才能杀灭病菌及去除原有的农药、添加剂等有害含量,才能真正成为可入人口的食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腰椎骨刺治疗方法

上一篇:

身体排湿吃什么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