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发生溺水时如何急救

2019-07-03 15:23:52浏览:8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发生溺水时如何急救1. 发生溺水时如何急救2. 溺水时怎样自救3. 溺水时有什么表现二、什么情况容易溺水三、怎样预防

文章目录

一、发生溺水时如何急救
1. 发生溺水时如何急救2. 溺水时怎样自救3. 溺水时有什么表现
二、什么情况容易溺水三、怎样预防溺水

发生溺水时如何急救

1.1. 首先帮助溺水者上岸或上船。

如果不善于游泳救人不要盲目跳入水中救人,若患者还在扑腾应用绳索、救生圈、竹竿等物品帮助溺水者,若患者已无法挣扎则应争分夺秒施救。

1.2. 三种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

如溺水者神志清醒,从旁观察、防止误吸即可。

如神志不清,但有呼吸、心跳,应保暖并侧卧,以防误吸。拨打120后,在一旁守护即可。

如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无心跳或脉搏微弱,则应马上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

首先清理口鼻异物,先人工呼吸5次,再开始以100次/分的频率进行心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循环。

将最初的溺水救援步骤增加为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气。

心跳呼吸停止后,大脑没有血液和氧气供应,而大脑缺氧5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即使过后再抢救回来,大脑功能也难以恢复(成为脑死亡状态或植物人)。因此,当场及时抢救是非常关键的。

2.1、保持冷静

对于自身不熟水性而意外溺水,如果附近又没人救助时,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这样只会使体力过早耗尽,身体更快下沉。

2.2、深吸浅呼

呼吸时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2.3、放松全身

漂浮是水上求生必备的技能,应选取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式,也就是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在水面,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上抬至下额处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

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什么情况容易溺水

1、技术不熟练。初学游泳的人,由于技术掌握的不好,在水中一旦发生问题就手忙脚乱,导致呛水而造成。为预防事故发生。平时应正确地掌握游泳技术,呼吸自如,游进时自然放松。如发生呛水,保持镇定,可改变游泳姿势,用踩水方法,排除呛水后立即上岸休息。

2、在非游泳区游泳。由于对水中的情况不熟悉,即使会游泳,也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因为水中可能有暗桩、礁石、急流、旋涡、水草以及障碍物等都可能对游泳者造成伤害。

3、患病期间游泳。对于一些有慢性病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是可以游泳的,但没有医生的指导是很危险的。如有些患心脏病的人平时没有什么不良感觉,但一下水由于受到冷水的刺激或游泳运动量过大心脏一时不能适应发病而产生溺水。所以,对于身体有问题的人,建议其听医生的建议,且运动负荷不要太大。

4、抽筋溺水。由于游泳前未做好准备活动、身体过于疲劳、出汗后马上下水、水温过凉、技术动作过分紧张等原因,在游泳中都会出现抽筋的现象。

怎样预防溺水

1、掌握游泳的技巧

有的人一直自称旱鸭子,却从来没想过要去学会游泳。其实,一旦我们掌握了游泳的技巧,懂得游泳了的话,即便是不小心落水的话,也不必担心溺水的情况发生。

2、不独自一人游泳

如果我们想去游泳的话,千万不要独自一人外出选择不清楚的水域进行游泳。即便要游泳,也应该去安全一点的游泳馆。或者约伴去游泳,起码有多一些安全保障。

3、下水前后注意安全

有的人下水前不先了解游泳的场所是不是安全,水下有无暗礁;而有的人下水后则不注意控制好自己,总是跟同伴玩笑打闹;有的人则是喜欢逞能,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溺水的情况发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处理

上一篇:

喝酒休克急救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