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不吃饭会怎么样

2019-07-05 13:01:44浏览:2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糖尿病不吃饭会怎么样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三、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不吃饭会怎么样1、糖尿病不吃饭会怎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不吃饭会怎么样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三、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不吃饭会怎么样

1、糖尿病不吃饭会怎么样

如果过分饿肚子,就会出现低血糖。而机体为了维持重要器官如脑的能量供应,往往通过一些代谢调节来升高血糖,以保证血糖的稳定和脑的葡萄糖供应。这样代谢调节的结果就会使血糖升高。正常人因胰腺功能正常,当血糖上升时,胰岛素分泌亦随之增多,使血糖仍维持在正常水平。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存在缺陷,不能使代谢调节后升高的血糖降下来,反而使血糖升得更高。因此,如果糖尿病患者主食吃得过少,而过多食入脂类、肉类或豆制品,血糖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有所升高,甚至合并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患者发现自己空腹血糖很高时就不吃早餐,把早餐的量并人中餐和晚餐之中,这样往往会造成中午之前出现低血糖,晚餐因摄入过多而又造成第二天早晨空腹血糖过高,形成恶性循环。

2、糖尿病的病因有哪些

2.1、遗传因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已被公认。国内外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病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人中遗传因素更为明显。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有不同的遗传病因。把异常基因遗传下去,使后代具有糖尿病易感性,在遇有外因如肥胖等情况下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2.2、自身免疫:糖尿病人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桥本氏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等。在病毒加抗体作用下,胰岛细胞进一步大量破坏,使胰岛素分泌功能减弱,从而导致糖尿病,特别是Ⅰ型糖尿病。

2.3、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Ⅰ型糖尿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当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人感染了脑炎、心肌炎及柯萨奇B4病毒后,病毒可直接侵犯胰岛B细胞,使之发生急性炎症、坏死而丧失功能。Ⅱ型糖尿病,一般病毒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它仅可使隐性糖尿病外显,使化学性糖尿病转化为临床糖尿病。

3、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

3.1、血糖自我检测。糖尿病自我护理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每天检测自己的血糖。医生会根据患者当前的个人情况制定一个血糖检查表,告诉患者应该在什么时间检测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肯定要比单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的血糖检测频率更高。

3.2、控制目标个体化。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咨询医生检测结果(包括自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标。2007年版《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建议的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 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因此最好向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3.3、明明白白用药。就诊时要多问。如果医生让服用降糖药,一定要先问清楚将要服用的药是什么,为什么要开这种药。可以自己设计一个药物服用时间表,以保证按时服用,避免漏服。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多饮。经常感到口渴而多饮,多饮会进一步加重多尿。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

2、多食。食欲亢进,经常感到饥饿而多食。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悸、手颤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下降、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4、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患者并发乳酸性酸中毒时血乳酸>5mmol/L,动脉血pH<7.35,虽然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但病死率较高。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三高能吃鱼子吗

上一篇:

石斛能降血糖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