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吃什么减轻糖尿病脚发麻

2019-07-05 13:26:15浏览:37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吃什么减轻糖尿病脚发麻1. 吃什么减轻糖尿病脚发麻2. 糖尿病脚发麻如何饮食3. 吃什么食疗方减轻糖尿病脚发麻二、糖

文章目录

一、吃什么减轻糖尿病脚发麻
1. 吃什么减轻糖尿病脚发麻2. 糖尿病脚发麻如何饮食3. 吃什么食疗方减轻糖尿病脚发麻
二、糖尿病脚发麻是什么原因三、糖尿病脚发麻不能吃什么

吃什么减轻糖尿病脚发麻

1.1、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菠菜、鸡肝、猪肝、海带、黑芝麻等,也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生菜、青椒等,维生素C能够起到促进铁元素吸收的作用,每天也要适当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鸭蛋、瘦肉和鱼类等。

1.2、患者最好吃一些热量低同时能够减轻饥饿感的食物,如大白菜、黄瓜、南瓜、花菜等,多吃粗粮能够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血液流动不畅的问题,患者每餐可以吃馒头、红豆粥,也可以食用燕麦片、玉米皮等,延缓胃部排空,苦荞麦能够补充锌、硒、铬等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糖尿病足患者。

1.3、每天适当吃一些水果,能够补充水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推荐患者吃:杏,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樱桃,增加患者体内胰岛素,降低血糖;草莓,能够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西瓜。西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能够起到减轻水肿的作用,适合患糖尿病足合并肾病的患者。

2.1、合理控制总热量:糖尿病患者应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患者应提高热能的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

2.2、减少脂肪摄入:脂肪的摄入应根据糖尿病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高脂肪饮食可妨碍糖的利用,其代谢本身会产生酮体,容易诱发和加重酸中毒。

2.3、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原则上应根据糖尿病病人的具体情况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不能过低。

2.4、食物中要富含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可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改善葡萄糖耐量试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浓度,并可降低血脂浓度,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并发症。食物纤维最好食用来自天然的食品。

3.1、菊花粥

做法: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100g煮粥。调入菊花末10g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

菊花清肝明目,临床用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适用于糖尿病视物昏花者。

3.2、玉米粉粥

做法:粳米50~100g,加水煮至米开花后,调入玉米粉30g(新鲜玉米粉),稍煮片刻服用。

玉米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个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适用于各种糖尿病人。

3.3、清蒸茶鲫鱼

做法:鲫鱼500克,绿茶适量。 鲫鱼去鳃和内脏,留下鱼鳞;鲫鱼腹内装满绿茶,放碟中;上蒸锅蒸至熟透。淡食鱼肉,无须加调料。

鲫鱼可健脾利湿,治脾虚食少,乏力水肿、小便不利;绿茶清热止渴。二物搭配,有补虚弱、清止消渴之功效。适用于糖尿病消渴饮水不止以及热病病人食用。

糖尿病脚发麻是什么原因

1、外界的刺激

来自外界刺激刺激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手脚麻木的症状。如醉酒后的中风、昏迷引起对头部神经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对手神经的刺激、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经刺激导致的腿麻木等。

2、血管病变

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的原因,会导致患者的足部出现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进而导致糖尿病人出现脚麻的症状。

3、神经病变

患病时间一久,就会导致患者发生神经病变,这些病变从而导致了手脚麻木的症状。

4、药物的原因

药物和化学制剂同样可能导致手脚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时,服用了黄连素或痢特灵后,会引起手脚麻木;在含有氢、砷、二硫化碳等环境中呆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手脚麻木。

糖尿病脚发麻不能吃什么

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人能吃紫菜蛋花汤吗

上一篇:

什么水果降血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