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人如何预防白内障

2019-07-05 13:43:14浏览:7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糖尿病人如何预防白内障?一般患糖尿病5~10年,多数人都会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白内障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

养生之道网导读:糖尿病人如何预防白内障?一般患糖尿病5~10年,多数人都会出现糖尿病眼底病变。白内障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眼睛危害极大,可丧失视力,糖尿病人要重视预防。那么,糖尿病人如何预防白内障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并发症,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30岁以下病情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双眼发病,进展迅速。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性白内障多见,比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发病早。进展快,易成熟。

二、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

人的眼睛好比照相机,晶体与玻璃体好似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无论是“镜头”还是“底片”出了问题,都不能照出清晰的照片,人的眼睛也是一样。正常晶体是无血管、富于弹性的透明体,当晶体蛋白质发生改变而变得混浊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看东西模模糊糊,严重的会引起失明,这种情况称为白内障。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通过表膜吸收前房水中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当患有糖尿病时,晶状体内过多的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使之渗透压升高,晶体即吸收水分而肿胀;加之晶体的蛋白质被糖和晶体蛋白合成障碍,最终导致晶体混浊,长期慢性高血糖久而久之引起白内障。

在白内障形成之前,糖尿病患者会感到屈光的改变,并随血糖浓度的高低而呈阶段性的屈光变化:血糖浓度升高。变为近视;血糖浓度降低后,会变为远视。这种屈光的改变反映了晶体内糖及其代谢产物如山梨醇的积聚情况,糖分增加使渗透压升高,导致晶体的水化和肿胀。如果血糖和房水中糖浓度降低,晶体和房水的渗透压出现差异,晶体高渗水肿加剧,严重时导致晶体浑浊,形成白内障。

三、糖尿病性白内障如何预防?

控制血糖血压可延缓眼部病变。

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专家提醒,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夜间视力差、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双眼的视野缩小等症状,表示可能已经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了,应赶快找医生检查。此外,许多早期视网膜病变并不影响视力,因此单凭视力检查不能准确评价,所以,一定要进行眼底检查,其最常用的方法,是点散瞳药后,医生用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的改变,以初评价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糖尿病人除了重视眼底检查外,吃一些对眼睛好的食物也能预防白内障,下面一起来看看食疗预防白内障的方法。

四、预防白内障的食疗方法:

1、枸杞龙眼茶

枸杞子20克、龙眼20个(只取肉),水煎煮,连续服,能益精养血、滋补明目。

2、黑芝麻牛奶

黑芝麻炒熟研成粉,每次1汤匙加入牛奶中服用,还可以加入一汤匙蜂蜜,长期饮用,能改善眼球代谢。

3、红枣枸杞茶

红枣7个、枸杞子15克,加适量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能补血明目、提高视力。

4、杞菊珍珠茶

珍珠母20克、菊花3克、枸杞子9克,水煎代茶饮,能清热补肝、潜阳明目。

提示:糖尿病患者主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正规的,系统的治疗,就可以把血糖的浓度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从而使得发生白内障和其他的眼底病变的机会有所减少。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应该如何饮食

上一篇:

糖尿病老人适合吃什么坚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