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眼病症状

2019-07-05 14:18:59浏览:82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眼病症状二、糖尿病眼病的护理方法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糖尿病眼病症状1、糖尿病眼病的症状1.1、糖尿病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眼病症状二、糖尿病眼病的护理方法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糖尿病眼病症状

1、糖尿病眼病的症状

1.1、糖尿病患者并发眼病则可以有棉絮状白斑的症状,也叫软性渗出,是因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局限性、缺血性坏死等逐渐被胶质组织所代替而形成的棉絮状白斑,呈灰白色或乳脂色。

1.2、还有视网膜动脉的改变是晚期糖尿病眼病的症状,患者可见动脉小分支呈白线状且白线很细、色淡,常被周围新生血管所掩盖,这种末梢小动脉的改变,可能是糖尿病特异性的动脉改变。

1.3、糖尿病眼病的症状还会有视网膜出血斑的症状,这种症状可以与视网膜血管瘤同时出现或前或后发生,多位于视网膜血管下,呈圆点状暗红斑,在糖尿病眼病严重时会有浅层条状或火焰状出血斑。

1.4、硬性渗出斑也是糖尿病眼病的症状,患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白色、黄白色的斑点,大小类似于微血管瘤或小的点状出血,是水肿后神经组织分解产生的脂质堆积。

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所有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之日起,应每年由眼科专业医师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视力评估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应增加检查频率(如轻度NPDR应每6——12个月检查一次,重度病变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

鉴别诊断

应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鉴别。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糖尿病,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后的5年内,每年应常规进行眼科检查,这样可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早期给予治疗,使视力得以保存。

3.1、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2、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出现临床意义黄斑水肿时要进行激光治疗,进行激光治疗前一般应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据情况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时需注意避开中心凹周围500μm的区域,以免损害中心视力,另外注意在治疗时激光斑间应由空隙,不可相连。

糖尿病眼病的护理方法

1、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眼病比如糖尿病眼底出血,是因为阴虚肝热引起,所以要以滋阴清肝热的食品为主,常见的主食有豆类、玉米面、荞麦面;而蔬菜应以绿叶菜为主白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

2、很多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建议不要吃含糖量高的水果、饮料等,血糖如果控制较好,水果可以适当吃一些,但切忌不要过量,并且一定要计算在每天的总热量中。

3、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切忌辛辣食品,辣椒、生葱、生蒜等都是不宜多吃的。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此外,科学表明,每天吃一个西红柿,能有效防止眼底出血。

4、控制体重。每天计算总热量,不要超标。平衡饮食,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脂肪达25%,碳水化合物占65%左右均可。油类食物以植物油为主,常见的有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等,这些油类能减少血脂的升高。尽量不用动物油,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临床上,根据视网膜是否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该病被分为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在非增殖期,患者视网膜会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等。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浆成分向视网膜组织渗漏,导致视网膜水肿,当水肿发生于黄斑部时,则引起中心视力下降。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眼底改变为新生血管增殖及相应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增殖的新生血管沿视网膜表面生长或进入玻璃体内形成增殖膜。当新生血管破裂时,可导致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增殖膜的收缩还可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未给予及时治疗,最终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它是糖尿病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除导致患者视力丧失外,还会引起持续的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怎么治

上一篇:

糖尿病肾疼怎么回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