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眼底病变怎么办

2019-07-05 14:37:56浏览:39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眼底病变怎么办二、眼底疾病患者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三、眼底疾病如何预防眼底病变怎么办1、眼底病变怎么办1.1、眼球

文章目录

一、眼底病变怎么办二、眼底疾病患者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三、眼底疾病如何预防

眼底病变怎么办

1、眼底病变怎么办

1.1、眼球壁有三层膜构成,外层为白色巩膜,中间一层呈棕色的称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每一层都有动脉,静脉血管负责供给营养,但一旦内二层膜发生病变,就会引起组织工作瘫痪,引起眼底病变。

1.2、根据采取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分期标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分为2型6期。1~3期为单纯型或非增生型,4~6期为增生型。分期越高表明病变程度越重。眼底病变的分期应根据散瞳(前提:无闭角型青光眼)眼底检查而定,对病程长的患者更应散瞳检查,因为小瞳孔下不能完全发现眼底病变。

1.3、眼底病变分期明确了,采用何种治疗就有了根据。一般来说,1期眼底病变以控制血糖为主,并应每年复查眼底,一般需要早期中医治疗。

2、眼底疾病的症状

2.1、变性性疾病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先天性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色素性视网膜萎缩。

2.2、视神经疾病

视乳头炎、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盘血管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乳头病变。

2.3、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导致的视网膜脱离、挫伤性视网膜脱离。

2.4、黄斑部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近视性黄斑病变、卵黄状黄斑变性、少年黄斑营养不良、视网膜黄斑前纤维增生、黄斑蘘样水肿、特发性黄斑裂孔、外伤性黄斑裂孔。

3、眼底疾病的原因

3.1、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一只眼胀痛连及同侧头痛,且多为前额头痛,因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易诱发,可伴恶心、呕吐,甚至腹泻,视力急剧下降,看灯泡光时周围有虹环等。

3.2、眼外肌平衡失调

隐性斜视、光聚合不全的病人,看物体时眼外肌不断进行紧张的调节,时间一长就会造成眼肌疲劳。出现头痛、眼痛、眼球压痛,同时可伴有眩晕、恶心、看错行或复视等症状。

3.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

导致眼底病的常见原因还包括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可引起眼痛、畏光。

眼底疾病患者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眼底病变患者运动要把握力度: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力度的把握,在运动前最好做做伸展运动,避免视网膜脱落。

在糖尿病的中晚期,患者大都会出现眼底的并发症,视网膜上的毛细血管壁脆弱,运动时突然用力会造成血压一过性升高,增加视网膜上的压力,引起视网膜脱落,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失明。同时,血管壁破裂还会造成眼底出血。而伸展运动,如踢踢腿、拉拉胯,活动一下各个关节和肌肉群,大概在10分钟左右,可以让毛细血管逐步适应血压的升高,让视网膜的受力有个缓冲过程,从而避开视网膜脱离的诱因。

当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应进行温和的运动,而不宜选择高强度、大运动量、激烈的运动,最好以散步、太极拳为主。另外,眼底病变患者在生活中还要避免任何需要突然用力的行为,如突然从地上搬起重物、用力咳嗽、便秘等。

眼底疾病如何预防

1、定期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早发现、早治疗眼底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因此,这是属于眼底疾病的预防方式之一。

2、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眼底疾病的预防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戒除不良嗜好。糖尿病病友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眼底疾病患者需要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

3、严格控制血糖

有人进行过长达20余年的观察,发现80%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在20年后会发生眼底疾病的病变,而控制良好的眼底疾病患者只有10%左右出现视网膜病变,差别非常巨大。

4、控制血压

血压对预防眼底疾病都很重要。平常控制血压很重要,血压不控制好,很容易出现糖尿病眼病。有些病友现阶段血压不好,但暂时没有任何反应,但如长此以往,10年后出现眼底疾病的病变的几率非常大,还会导致失明。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脑出血的症状是什么

上一篇:

突发低血糖如何护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