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

2019-07-05 15:21:34浏览:6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1、糖尿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定期散瞳检查眼底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有异常应缩短检查时间。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保守治疗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型患者除严格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合并症外,可采用二羟基苯磺酸钙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物及促纤溶药物等进行治疗。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激光光凝治疗也可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晚期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可采用玻璃体切除术使屈光间质清晰,吸出碎片以消除纤维组织赖以生长的支架,松解对视网膜的牵拉,恢复正常的视网膜解剖关系,保持眼球完整,以便作激光光凝或冷凝。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控制血糖

是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本措施,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水平。多项研究显示,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减慢其发展。

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改变饮食结构

最理想的饮食应由高比例的糖类、纤维素、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低含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组成。这种饮食结构,可帮助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控制血压降低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对高血压及高血脂进行治疗。

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纠正贫血

对伴随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应纠正其贫血状态,这将有助于减少硬性渗出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

临床上,根据视网膜是否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该病被分为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在非增殖期,患者视网膜会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等。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浆成分向视网膜组织渗漏,导致视网膜水肿,当水肿发生于黄斑部时,则引起中心视力下降。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眼底改变为新生血管增殖及相应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增殖的新生血管沿视网膜表面生长或进入玻璃体内形成增殖膜。当新生血管破裂时,可导致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增殖膜的收缩还可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未给予及时治疗,最终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它是糖尿病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眼部并发症,除导致患者视力丧失外,还会引起持续的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1、控制血糖是关键

血糖控制不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逐渐恶化,视力在不知不觉中模糊起来,因此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才能稳定眼底病变。

2、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因此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控制血脂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其血脂代谢紊乱更加严重,血脂代谢异常又可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4、合理饮食

高钠易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因此主张饮食中钠盐不宜过多。对于肥胖患者来说,要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

5、适当体育锻炼

运动可使心血管系统舒缩趋向正常化,各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不过,剧烈运动易引起眼底血管破裂,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等为宜。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脑出血发病原因

上一篇:

低血糖如何减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